火炮出现在了城墙上,这种战争“猛兽”不光是进攻的利器,更是防守时的“屏障”。
火炮给人带来的威慑是这个时代前所未有的,黑汗的军队想要围攻已经被河西大军占领巴尔思汗城,唯一的办法就是切断补给。
这座城池已经变成了河西的城池,有狄青与叶安在,防守巴尔思汗并不成问题,而黑汗人想要切断远征军的补给,这一点作为统帅的叶安和狄青又怎么会想不到?
既然把主意打到来补给上,那就说明他们不敢轻易攻城,至于城内……来自河西的粮食与货物让他们过上了前所未有的生活,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叶安已经开始进行同化了。
这种同化不是在宗教上进行的,相反而是利用宗教,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世界上大多数的宗教教义相同,导人向善……
只要是善良的表达,终究能得到善良的回应,河西大军就是这么做的,远征军在帮助这里的人们恢复生活的秩序,帮助他们能看到的一切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对反抗者施以最猛烈的反击。
没有杀鸡儆猴,没有杀人立威,更没有把这里的百姓当作牛马和奴隶,恰恰相反河西军纪律严明,绝不允许出现侵犯当地百姓的行为,反抗者都会消失在巴尔思汗城中,而不是被拉出来处以极刑示众。
从一开始叶安就告诉自己手底下的兵卒,他们不是侵略者,而是收复汉家失地的勇士!
没错,就是收复失地,出征时的名号是“自卫反击”,而在攻下巴尔思汗后,叶安便开始给士兵们科普“唐代”的历史了。
只要是在这个时代出生的人,就没有不向往盛唐的,就算是辽朝和党项也是把盛唐当作他们的终极目标。
之所以要普及唐代的历史,就是为了让河西的士兵明白,黑汗这片土地曾经属于汉家,属于华夏,这里是安西四镇的所在,是唐时的安西都护府!
至于唐时的安西都护府是怎么来的,那就不重要了,河西远征军的所有人都知道一点,他们是“有道伐无道”,同时也是在收复失地。
唐时的历史并不遥远,宋人知晓,黑汗人同样也知晓,叶安要的便是舆论效应,几乎所有的巴尔思汗百姓都在说一句话:“唐家子又回来了!”
唐家子,这几乎是中亚对唐人的统一的称呼,也是他们曾经尊敬有恐惧的代名词。
狄青觉得这个名字并不符合河西的定位,但叶安却觉得非常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也是唐人的后裔,叫唐家子并没有错。
河西军因为唐家子的称呼,那精气神差点冲破了天灵盖,宋人对唐的向往是刻进骨子里的,就算是河西百姓也同样如此。
见军心可用,狄青便组织陷阵营与铁骑营将士抽调人手秘密出城去了。
对于狄青的军事行动叶安一概不管,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守好这座城池,狄青要做的就是保证供给线的安全,没错,就算到了巴尔思汗,河西的供给依旧在源源不断的运来。
这场远征不光让河西锻炼了动员兵,更是让河西的商贾与百姓都赚到了好处,商贾们负责配合商贸司进行运输,从河西官府拿钱就算了其中不乏有战场上缴获优先分配权,在这件事上商贸司与商贾一视同仁,只凭运气不凭资金与实力。
来的巧赶上好的缴获,那就是运气,来的晚了没赶上,那也别难过,下次再来嘛,反正官府的钱是一文也不会少,就算是商贸司也能领取。
这就造成了河西商贾对远征黑汗大力支持,在河西无论大小只要家中有车马的商贾都想要赶上一波,在商会的组织下统一去往黑汗发财,这也保证了远征军的后勤补给线从来没有中断过。
黑汗人虽然技术和战略思想不如河西,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傻子,眼下的巴尔思汗已经被全副武装起来,他们从来没见过火器的恐怖。
所以在被城墙上轰鸣的火炮和齐射的火枪不断屠杀后便立刻明白,想要强攻下这座城池几不可能。
而巴尔思汗水源充沛,城中的水井便有几十口之多,城外不远处更是有亦息渴尔湖,唯一的办法只有截断这座城池的粮食补给。
城外的粮食没有办法运送到城中,依照巴尔思汗城的人口,河西军队的粮食很快便能消耗殆尽,无论他们给不给城中百姓粮食,对黑汗来说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