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44章 不是她说了算的地方
若银子足够多,购置田产当然最稳妥、也最省心的。



但连巧珍哪有那许多的富裕银子?她还惦记着明年秋季的那场水患,她要带着银子,去捡那艘事故船的便宜货物,借机发财。



那么好的机会,凭她现有的这点银子,远远不够。



而赚银子最快的途径,便是做生意。



如今这种状况,只能先开几个食肆。食肆获利不如点心铺子和酒楼,但她现在不能太张扬,只能赚这不起眼的银子。



赚一点是一点吧,谁让她走背运,吃了官司呢。



她虽然有足够理由不采纳孙氏的意见,却不能说实话,只好解释:“我手中银两不多,即使勉强买了田产,也不够安顿这许多人。娘您不用担心,我有经验,几个小食肆而已,不会赔钱的。待我积攒些银钱,再购置田产便好。”



孙氏张了张嘴,嫁出去的姑娘,终究和在娘家时不一样。



而且她这闺女,是在外面闯荡、并成功过的人,她实在也没底气指点闺女如何做事。



至于趁着闺女和离之后依附娘家,谋夺她的财物………无论孙氏还是丈夫连茂才,都做不出这等事情。



有道是儿大不由爷,当女儿本事足够大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算了,由她去吧,只要那些下人不用连家供养就行。



午间,孙氏第一次试了试被人服侍的滋味。做饭、摆饭、饭后拾掇都不用她操心,而且家里、院子里不太妥当的地方,也被收拾的整齐妥帖。



唯一闹心的,是孙氏看自家米缸和面袋子时,惊得她狠狠抽了好几口凉气,被人伺候的滋味好像也不那么美妙了。



傍晚时分,连巧珍他爹连茂才带着两个儿子回来了。



此时,各家都在张罗晚饭,或者在外做事的人也才回家,正在是各自歇息。



于是,连家父子在猫儿巷附近没遇到熟人,就这么一路走进自家院子



待到进得门来,一眼便看见满院子仆从衣着的人,当时就吓了一大跳。



陈婆婆、赵掌柜等人自然知道连巧珍娘家情况,一见这三位进来,就知道是连家正主回来了。刚兴起行礼问安的念头,还没付诸实施,三位正主就风一样的卷了出去。



啥情况?



院子里的人面面相觑,难道这三位不是自家主子的父亲和兄弟?



不对啊,看年纪,一老俩小,明明就是父子来着。



走错门还能这么凑巧?



而出去的那三位,更是怀疑自己走错了门,飞快退了出去。



站在外面,把自家院门看了又看,再打量左邻右舍……连茂才看看两个儿子,这是他家没错吧?



就在父子三人琢磨是否再进去看看时,有两个街坊眼尖,远远地就扬着手,和连茂才打招呼,并急走几步,过来搭茬。



几句话说过,连茂才这才知道,原来他家闺女回来了。



两个街坊不住嘴的夸她家闺女有本事、长能耐,居然着落的如此富贵。



这俩人全然忘了前段时间,他们也在笑话连家闺女有眼无珠,舍弃了秦老爷家的金龟婿,嫁了更夫的儿子,最后还落了个和离的下场。



今天连巧珍摆出那样的排场,不但她自己衣着富贵,还带回来那么多仆从下人,抬回来若干箱笼。



当时的情况,街坊邻里看见的人不少。三姑六婆们便想过来连家串个门,探听点新鲜事。



追过来之后才发现,连家的门不是那么好进了。连家院子里进出的人,言行举止都是一板一眼,看起来竟然比张大户家的仆人还有气势。



被这样的人看上一眼,三姑六婆们立即打消了串门的念头,假装路过,从连家院门口走过,只敢用眼角余光偷瞄两眼。



而连家婆娘孙氏,竟然也一整天没出门,只管在家享福了。



日常需要做的买菜、挑水、倒垃圾,甚至于洒扫院子、整理杂物,人们偷瞄后见到的,也是连巧珍带回来的下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