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太太失笑过后,也轻叹一声。只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自家儿媳和女儿,和卓静兰和袁冬初相比,差的挺远。
她看了看时辰,起身笑道:“你们小女儿家的东西,等闲下了再看。咱们得先去吃饭,给方姨母接风。”
一行人先去了赵太太的院子,路上走着,曾茹和曾秀婉陪在卓静兰身边,说些后宅女孩子常聊的话题。
段氏则有意落后,陪着袁冬初说话,交好之意非常明显,和之前听赵太太夸赞卓静兰时的神情颇有不同。
袁冬初稍稍惊讶了一下,居然对她这个没什么身份的人如此客气,大概是的了家中主事人的叮嘱吧?
不过曾家能在历届官员手下,做稳钱粮这个差事,而且过的低调安宁,起码在眼力和定力上是没问题的。
官府钱粮方面的差事,被人们称作肥差。能捞油水是真的,但一个不小心掉了脑袋,一样不含糊。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曾家世代做钱粮事务,却一直平安,足以说明曾家的尺寸把握的相当好。
贪朝廷和百姓的钱粮固然有危险,但一点儿不拿,阻了别人的好事,一样也做不来这个差事。
袁冬初暗暗点头,曾家的眼力,在她这里便也有了体现。
很可能便是曾家家主,看好诚运的投递行和河运行,说不定连朝廷对诚运投递的态度也把握到了。
于是借着这个机会,为将来的交往打下基础,段氏便有了现在的态度。
在赵太太房里稍作等候,丫鬟进来禀报:曾大老爷和曾家长子、次子回来了,一会儿便会过来。
袁冬初算是见识了古代大家族的礼节,这其实就是提前告诉一声,曾家家主一会儿要来,给客居的女眷们打个招呼。
当然,并不是每个客居女眷都能得到如此待遇,这也说明曾家对卓家的重视。
不多时,通报声便传进来:大老爷和大爷、二爷到了。
没什么说的,大家都有准备,闻言全部起立迎接。
一番见面、行礼、客套,再坐下时,晚辈女眷们就没位置了,都侍奉在赵太太和方大太太身后。
曾大老爷曾盛庭略问了问方大太太路上辛苦,便看向袁冬初,说道:“袁姑娘是稀客,初次来寒舍做客……嗯,拿几个杌子来吧,都坐下说话。”
方大太太和卓静兰没什么反应,她们都有共同的认识,依袁冬初的本事,受点优待拿就是理所应当的事。
倒是曾家几个晚辈,都露出意外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