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7章 三连击
人家秦向儒真不白给,他用写说明文时惯常使用的举例法,讲述了河运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开水患的:



“……从前朝整理出来的记载可以看出,大河在二百多年中,共发生过三十八次水患,平均六年一次。时间多发生在六月和七月间,通常是大河上游、或者与大河交汇的河流所在地持续暴雨,水位暴涨造成。



另有三次水患发生在春季,据记载,应该是西南山脉聚集了大量冰雪,春季乍暖,冰雪消融较快……”



“水患多发生在良水、岐河与大河交汇水域……”



“前朝有记载,河道运营的大小船只有万余。每年发生事故约千之五六,且多是人为失误或维护不当造成……”



听到这里,陈广德脸有点发烫。



就像他这条船撞损的原因,就是操作失误、外加维护不当。



“……只要注意水文、天文和气候变化,疾风暴雨时停运,并避开事故多发的河段,选择适当地势做停靠地点,便能最大程度的减损。”



秦向儒的一番长篇大论,真把陈广德和他的两个同伴唬住了,听得他们心悦诚服、外带心惊肉跳。



同样是做河运的,相比诚运的准备充分,陈广徳觉得自己就像闭着眼睛在大河上行驶。



如今回想,他能把船队运营到现在,还能赚到一些银子,运气已经很好了啊。



“秦公子……嗯……果然大才。”陈广徳说话都不连贯了。



秦向儒一点儿没骄傲,谦逊的连连拱手,连称“不敢当”,诚恳的态度中,还带着点儿不确定的心虚。



心里也是不住的打鼓,这哪里是大才了?他只是把收集到的各种传闻和记载,还有他的一些总结讲给他们听而已,实在没什么稀奇。



经典书籍上记载的水文地质和气象变化对河流的影响,那些才是有深度的,是正经应该钻研的。



只不过,那些书籍他还在研读,只是略知皮毛,不太敢拿出来讲。还有袁姑娘刚才的提议,说些浅显易懂的便可。



结果呢,只是这些最浅显的部分,就被陈广徳如此高誉,他颇有些不好意思。



秦向儒的讲述达到了袁冬初预期目的,同时,她也很清楚,在诚运软实力方面,刘启元的本事也不逞多让。



只是,刘启元的能耐大家都看得见,而且他也不需要额外的鼓励,袁冬初便掠过了。



接着,她开始给陈广徳全面介绍诚运:“诚运如今有六条中型船,另有两条船已经在鸿江船厂交了定金,预计明年二月底交付。这只是诚运资产中的一部分而已……”



“诚运南北下辖的诚运投递,在通州设有总号,坪州和沐州有两个州郡级分号,沿河下设的城镇级分号共三十二个。通州总号和四个次一级分号的门面,是诚运买下来的铺面……”



“诚运投递并不单单只服务于投递和代购,还能给诚运南北提供货运消息,并承揽货运业务。



所以,诚运投递的各级分号,也是一个小型货物运输消息的集散地,能保证诚运的货船优先接到货运生意……”



另有投递附属的代购业务所带来的收益,其中六成也是诚运南北的。



活跃在大河两岸的投递员所具备的素质,需要经过怎样的培养,才能从收揽、到一次次转运、直至投递,达到如此准确和高效。



所有这些,袁冬初说的不是很仔细,但也把诚运南北的价值构成阐述清楚了。



尤其说到包裹信件在投递员手中一次次拆包、转运,一个包裹有时会转手多次,最终还能准确投递到位。



这种情况,在平民百姓普遍不识字的情况下,简直匪夷所思。



袁冬初的介绍,把陈广德听了一头汗。



如此体位庞大的诚运南北,他怎么想的,竟然会以六条船作为衡量基础?



和他一起的另两人也生出敬畏之心,若是让他们经营这样的诚运,只能是一团糟的结果,怕是一天也经营不下去的。



有道是,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