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方面投入更多一点,说不定效果更佳。
再次以狭缝核弹将论文一个字一个轰进黑洞的同时,忽然叶寒注意到,监测系统的某些数据出现了异常。
表面上并没什么变化。
吸积盘照旧旋转,恢宏的星云漩涡,分合的碎片,碰撞的火花,摩擦的闪电,还有无数试图逃过灭顶之灾却又无能为力的执念……宛如地狱之底,深渊之渊。
但是修复了部分神魂的他敏锐察觉到,蕴含在不变的混乱中,某些异乎寻常的变化。
就仿佛潮汐,一眼看过去,只看到波浪起起伏伏;
但足够细心,观察的更久一些,就会知道一天两次的潮起潮落;
观察的再久,数据更加精细,尺度进一步放大,才知道在普通的起落之上,还有日月引力叠加与抵消的天文大潮与天文小潮。
眼前的场景就是如此,虽然看上去一切如旧,却蕴含着长周期的引力牵曳变化,而且由于时间拖的太长,效应误差太小,并未被系统精准识别出来。
幸亏福地分寒对此早有准备。
切伦柯夫效应可以穿透黑洞表观视界,回溯时光进入黑洞更深的部分,却没法将信息送出黑洞。
因为那毕竟是作假的超光速,只能在黑洞内部生效。离开致密介质,过程刚好相反,同样的方法就不管用了。
就好像吹灭蜡烛很容易,靠吸气就要难多了。
什么?你说差不多?
来,买份生日蛋糕,一口气吸灭试试。或者放个屁,你再吸回去试试?
虽然切伦柯夫效应不能指望,但终究还是有力量能够跨越黑洞的引力屏障,穿透到视界之外的。
什么力量?
空间本身。
就跟超光速一样,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包括光子,甚至是引力子都无法逃脱黑洞的吸引,但空间变化本身是没有限制的,所以宇宙膨胀可以超光速。
当然了,空间不仅仅可以膨胀,还可以压缩。
所以科幻中有空间翘曲器。前面压缩,后面膨胀,飞行器在其中便可无视正常的空间尺度,宛如冲浪前进。
只是。
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有任何能膨胀或者压缩的空间的技术,除了……天然便能够扭曲空间的大质量天体。
所以现实中科学家们花费了好大的功夫,直到2017年,才借由一次黑洞合并事件,第一次探测到了引力波的存在。
这不是巧了吗这不是!
空间翘曲技术叶寒虽然还在研究中,大质量天体的黑洞他却确实有一个啊……
引力波探测虽然极难,需要超复杂的装置,特精密的仪器,但那是黑洞合并事件距离十亿甚至几十亿光年的情况。
假如就在眼前,甚至上下左右前后,四面八方都布置了无数探测器,那空间的一点变化都会被巨细无遗的记录下来。
所以,通过操作引力改变空间张量绝对是黑洞分寒分数不多的传递消息渠道之一。
福地分寒早就准备着呢。
迅速调整监控系统的关注方向,提高数据识别精度,开始全方面无死角的记录。
空间的压缩与扩张是一个极宏大的事件。就仿佛月亮引力牵引地球的海水,形成巨大的鼓包,每天绕地球一圈【确实是一圈,两次潮汐是因为正面背面都有一次】
速度不可能太快。
太快了在地球上会掀起过于巨大的波澜,让海浪冲上堤坝,毁灭城市;
太快了在陨落世界同样会掀起波澜,令得吸积盘的摩擦与碰撞瞬间变的激烈,让量子计算机也无法全面追踪碎片调整节奏,一个不小心就会失去平衡,加速毁灭的进程。
所以越慢越好,越稳越好,靠面瘫演技,尽量传递出更多的信息。
而且也快不了!
因为身处黑洞内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