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361、【乌篷船上】
众人皆惊。



场中一时寂静,大家纷纷停住刚刚还在议论的话头。



诸人齐转过目光,看着这个突然出现,将许多货物掼在地上的白衣人。



倒是车队管事看了看地上的货品,走上来躬身行礼道道:“多谢大侠,这正是我们所丢的货物。”



方长点点头道:“那便好。”



“不知,那贼人是怎么处理的?”车队管事继续追问。



“跑掉了。”方长敷衍的说了句,结果车队管事再次道谢,并忍痛提出赠送些钱财作为谢礼,方长只好再次说道:“不必。”



而后扭头便走。



他脚力奇快,于是后面人们只能看到渐小的背影,而后议论猜测不休,许久才散去。或许以后此事会有不同的版本,不知是“大侠力擒快脚贼”还是“壮士三拳震山岳”。



这些和方长都无关,他已经溜的远了。



………………



越往南,天气越暖和,待行了百十里后,竟然感觉拂面的微风有些温暖。



抬头看周围,果然树梢泛绿。



由于日照时间和角度都长,北方虽然是数九寒冬,这里却依然有人在田里活动。



方长仔细观察过,他们是趁着这个世界,下力气整理家中田地。



此处多为水田,和北方旱田不同,精耕细作需要耗费更多人力、精力,也消耗更多时间。当然,田地会回报给人等价的成果,多花几分力,便能保证多保证一些收成。



用老农教育自家孩子的话说,田地从不骗人。



这一路上,依然有着不少兵祸痕迹,还有不少人家缟素,可见这富饶地方,也遭受了许多苦痛。还好这片地方已经被义军占下,派了不少读书人为官吏,带着些许义军士兵,尝试治理一方、造福一方。



这个过程中,自然也会有着许多错漏,许多失误。



但总体还是向好的,因为百姓们眼光明亮,向来能够分清楚谁是真的为自己好,所以也包容的很。有些年长者,往往还会带着多年的人生经验,上前拜见讲几番,只为让他们多些知识。



与此同时,那些参加了义军的人,他们的家属,也收到了从军中寄过来的饷银和家书。由于治军严格,义军之中克扣军饷情况很少很轻微,往往到手能有九成之多,冠绝天下。



有见识广泛的人说,这也是义军兵锋无坚不摧的根本之一。



再往南,水网密集起来,这里河流比道路还多,步行和车马交通远不如渡船方便。



方长入乡随俗,找了条小船,出几文钱,让其撑着自己向南走。



船家戴着斗笠轻轻撑着长长的船蒿,小小的船儿在水流中穿梭,十分轻盈迅捷。



这种船是这方地域的主要交通工具,船身狭小低矮,上面有个竹篾编的船篷,为了防腐漆成黑色。里面只铺了张草席,乘客往往坐在船头,看着前方,与船家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聊天,路途便在这种悠闲中过去。



“客人从江北来的?那可真是很远很远的地方了。”



这里的口音相比中原来说,有些绵软,和这里的山水一样,人也普遍长得秀气。听到船家的感叹,方长笑道:“中原和江南紧挨着,从这里道江北不过几百里,这天下不算大,本就是一家。”



船夫手上撑蒿的动作毫不放松,对船头坐着的方长笑道:



“客人走南闯北见识的广,当然感觉天下小的很。像我们这样天天撑船,总在这一片儿转悠,每天走不了几十里路的人,自然是感觉天地广阔,难以奢想。”



“说白了,还是和四方行走的路程远近、时间长短有关,若是有朝一日,平常人家也能用现在十倍的速度到处走,那么说这天下因此小了十倍,也不算差。”



方长抚掌大笑,称赞道:



“哈哈,甚是有理,船家此番话语,称得上是真知灼见,您今年贵庚?”



“五十有三啦。”船家笑了,仰头看了看天说道,他下颌上斑白的胡须,也这动作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