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31章 跑步有时候是一道计算题(求票票~求收藏~)
珠三角邀请赛。



100米复赛。



站在赛场上,苏神做好了准备动作,双手前撑,感受着跑道上的颗粒感,单膝轻轻放在了地面上。



“各就各位。”



双手的手指微微用力,形成拱状,做好起跑前的弹性支撑。



“预备。”



所有选手都做好了起臀的动作,八个人像是八个小猎豹,就等着枪声一发,极限爆发。



但无论怎么看,都是苏神的起跑准备动作最好看,也最舒服。



这个起跑准备动作不容易完美掌握。



在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持下,现在大家都是用经验来交流或者教练的安排。可这玩意在十几年后,早就有了科学区域和科学划分,包括怎么调整,都有具体办法。苏神自己的论文里面,就专门研究过这一个起跑准备动作技术。



就连一边的张培猛,也都因为现在没有比赛,偷偷站在人群中,看着这个第三道的男孩。



别的不说,张培猛已经被专业训练了好几年,一些技术动作,都不用想,站上去身体的肌肉记忆早就已经形成。但是他怎么看都怎么觉得……



这家伙的起跑准备动作,好像……



和自己的不太一样。



甚至和自己看到的,教练所传授的,都有点不同。



说不清哪里好,但是张培猛作为这个方面国内最卓越的天才,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家伙的准备姿势肯定比自己要好。



难道是那个女教练的功劳?



没办法,第一时间他的想法和周兵一样,都是在宁德鲍的身上。



宁教练,你就先帮忙“背背锅”吧。



嘭——————



所有人都瞬间就蹬了出去,但跑在第一个的,还是那个第三道。



快。



这是张培猛以观众视角看到后的第一反应。



难怪自己会被他带着跑偏节奏,这起跑,真是好快。



宁德鲍似乎已经习惯了苏神起跑永远是优势项目,她现在只是在更多观察苏神的动作,然后来复盘最近投入了全部精力研究的“六秒定律”。苏神和她说的一个观点,她很认同。



所有的理论都是理论而已,一切都需要用实际来验证。



砰、砰、砰、砰、砰。



前面十米,苏神就建立了明显的优势。



到了第三十米的时候,苏神就已经彻底甩开了身后所有人起码2~3个身位。



张培猛听两个主教练交流的时候,这个家伙也就跑了一个百米11秒,自己今年在天津卫,已经跑到了1080的好成绩。打开了10秒之后,每个005秒,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磨了。



一点一点进步。



不可能再和10秒之前一样,大幅度进步。



所以这个02秒的优势,张培猛觉得,对手最近是别想要追上来。



但自己比他大了两岁多,想到这里,张培猛又感觉到了紧迫感。



别看他的200米已经逼近国家健将级水平,但他的100米,差距还很大。



距离健将级还差了03秒。



也就是6个005秒,差了6个档次。



他预备明年就冲一波百米健将。



虽然难度很大。



但是李青说过,他现在是提高最快的一段时间,大量苦练,还是有可能。反正……



不能被他追上了。



不知道为啥,张培猛心中会浮现出这样一个想法。



就像是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告诉他,不能输。



现在自己还领先他4个档次,应该是可以保持住优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