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五十四章:认清自己
如今的京城里头,共有四座公府。



这是个常识问题。



但是事实上,任谁在朝廷当中,提起国公府,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英国公府,其次是成国公府和丰国公府。



至于定国公府,提起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



但是,没人提的时候,也就没人提了。



甚至于在勋戚这边,认可的领头人,可能是成国公,也可能是英国公,但独独不会是定国公。



为何?



因为,早在永乐年间,几大公府分割势力的时候,定国公府就被排除在外了。



英国公府和成国公府,都有着辉煌的历史。



初代英国公张辅,出身名门,开国勋臣河间王张玉之子,随太宗皇帝靖难,屡立战功,平定安南,扈从北征,一生戎马,功勋无数。



初代成国公朱能,骁勇善战,燕王府的最初班底,率军夺取北平九门,率先攻入南京城,靖难之时,数次救太宗皇帝于险境,死后配享太庙,荣宠之至。



相比而言,定国公府,就显得黯淡的多。



初代定国公徐增寿,虽然同样出身名门,乃中山王徐达之子,但是他之所以获封国公,一是因为和太宗皇帝的姻亲关系,二是因为,他当时在建文帝身边,屡次回护太宗皇帝,并且暗中通风报信。



或许,对于太宗皇帝来说,徐增寿的功绩是最大的,因为没有他提前传信,可能太宗皇帝连起兵靖难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他毕竟和张辅,朱能不同,没有亲上战场,立下战功,这是先天上的不足。



可即便如此,太宗皇帝对于定国公府仍十分看重。



徐增寿在靖难成功的前夕,被建文帝亲手所杀,令太宗皇帝痛惜之至。



刚刚即位,太宗皇帝就命不到二十岁的小定国公执掌后军都督府。



可惜,这位小定国公,文武皆不够出色,坐不稳位置,让太宗皇帝十分失望。



不过几年的光景,就被排除出了中枢,只能做些主持修皇陵,驻守后方,管理后勤之类的差事。



掌不了实权,就算有公爵的爵位,可有能耐,有战功的勋臣,也不大瞧得上定国公府。



于是,派系渐渐形成,成国公府围拢着燕王府的老班底,英国公府围拢着北征晋封的年轻勋臣。



至于定国公府,只能和一帮在靖难当中投降获封的勋臣,抱团取暖。



朝廷之上,渐渐形成了英国公府和成国公府争锋的局面。



如此数十年下来,定国公府无论是对于军方,还是朝政上,都没有了什么影响力。



别说是户部的这些官员了,就连太上皇在位时,四时八节的赏赐,都比其他两府要薄的多。



一片沉默当中,焦敬不急不缓的继续道。



“对了,说起定国公府,老夫还想起一桩事,太上皇刚继位的时候,老定国公曾想将长子徐显忠送进宫去,在太上皇身边当勋卫,结果,当时怎么说的来着?”



不顾张輗越来越黑的脸色,焦敬冷笑一声道。



“没记错的话,当时正是定兴王一句话,说此子看着温弱,勋卫身负重任,他不合适,便让太上皇将老定国公驳了回去。”



“结果,就因此事,老定国公转过年来,就郁郁而终,不错吧?”



“够了!”



眼瞧着焦敬越说越过分,张輗终于忍不下去,轻轻的一拍桌子,道。



“老定国公是自己生了重病,和我兄长有何关系?陈年旧事,驸马爷此刻提起,到底是什么意思?”



话虽是如此问,但是实际上,张輗却并不需要回答。



焦敬的意思,已经昭然若揭了。



英国公府已经没了退路,现在收手退让,就会成为下一个定国公府。



没有实权,没有势力,没有人脉,空有一个爵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