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皇兄何故造反?》正文 第一千零一百章:帝心如渊
看着王文离去的身影,王翺的眉头不由紧皱了起来,与之相对的,则是俞士悦若有所思的脸色。



仔细的咀嚼了一番王文刚刚的话,俞士悦的神色复杂,不由转向了自己刚刚出来的这座大殿,透过殿门,他似乎又看到了皇帝陛下年轻的身影,但是打心底里,他却不由升起一阵浓浓的畏惧之意。



帝王心术,可怕至此!



还是那句话,由结果来倒推过程,要容易的多,此刻脱出局中,俞士悦再看刚刚那场奏对,倒是清晰了许多。



此前他一直在猜测,甚至几乎是笃定,王文要撤换两个兵部侍郎的提议,是出于天子,原因便是,于谦如今得罪了天子,且实话实说,他在兵部的权势过重,到了不得不拆解的程度。



但是,他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如果天子帝心真的已定,那么,还找他们过来做什么?



有天子默许,王文这个吏部尚书谏奏,便是直发旨意,又能如何,难道说,内阁敢不奉诏吗?



更不要提,内阁有王翺,他摆明了,就是在觊觎兵部,这种情况之下,他俞士悦一个次辅,同不同意此事,有什么关系,何必非要找他过来呢?



说句不好听的实话,大明自太祖皇帝撤中书省,罢丞相之制,权分六部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皇帝在朝廷的绝对地位,没有丞相的情况下,除非是在执行上需要重度依靠官僚体系的国政之策外,只要皇帝下定决定的事,就没有做不成的。



像是于谦这般地位的人,一道旨意便可锁拿下狱,更不要提撤换两个兵部侍郎,虽然不能说是和喝水一样简单,但是属实没有什么必要,考虑他一个内阁次辅的想法。



既是如此,为何还要召他过来呢?



两个可能。



要么是圣心未定,仍然在犹豫之中,需要内阁来辅助决定,要么就是有其他的目的。



前者不能说是没有可能,但是若真是如此,那不至于只召他们两个前来,如今内阁虽然人少,可也不是只有他们两个,张阁老虽然存在感低,但是不至于被天子遗忘到这种程度。



何况,内阁又不是唯一能被咨询的机构,除了内阁之外,翰林院如今的那位仪铭大人,可是郕王府旧臣,这般事情,询问他的意见,也是完全正常的。



但是都没有,天子只召了他们两个人,当时在御前,俞士悦无暇细想,可如今冷静下来,结合王文在御前和刚刚的举动,他大致也明白了一些。



不出意外的话,兵部如何处置,天子心中早有定论,召他们前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试探!



帝心如渊,不可妄测,这句话放在近来的朝局当中,可谓恰如其分。



这段时间以来,天子在朝堂上的很多固有印象,被接连打破,以至于,没有人能够真正摸得清楚天子的心思。



在此之前,众臣都觉得,天子听言纳谏,有贤君之相,于是,后来有科道改革,言官之权被大大约束……



众臣又觉得,天子爱惜羽毛,重视名声,可结果,宋文毅侵田,舒良冒犯朝臣,他老人家却又无动于衷……



就连于谦……众臣都觉得这个最受天子宠信,地位稳固的不能再稳固的于少保,也被圈禁下狱,惶惶无终。



更不要提,近段时间以来,天子对东宫的暧昧态度,还有对藩王的过分优待回护……



桩桩件件,都让所有人认识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皇帝,因此,更是无人敢揣测君心。



对于别人来说是如此,对于俞士悦来说,亦是如此。



但是身在内阁,如果不能对天子的性情有所了解,又如何能够立的稳呢?



天子近来的诸多举动,刷新了太多认知,以至于许多时候,俞士悦也分不清,天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性情。



正因如此,今日奏对之时,他才会如此犹豫踌躇。



但也正是在刚刚御前,巨大的压力下,他反而想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最初之时,他对天子的印象是什么。



年轻,但不莽撞,行事稳重的像是稳坐皇位数十年的君主。



聪明,且不拘泥于礼法,面对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