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是洛阳皇宫的存在,北宫因为董卓之乱焚烧过后,一直没有修补,所以大量的宫室坍塌,被推平成为一個巨大的广场。
零星几座还保存完好的宫殿孤零零地留在北宫,现在的用途是被改造成了军营房舍, 供给宫门宿卫居住。
在广场上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场,有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以及羽毛球场。
橡胶在大汉已经扎根了十余年,从原来的仅供于蒸汽机,到现在发现出了巨大作用,足球篮球排球,都用橡胶作为内胆, 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娱乐。
而在北宫门外,鳞次栉比建起了无数房屋,多是砖瓦水泥结构。白墙高院, 朱门灰瓦,水榭庭院,楼阁亭台,连绵出数里之外。
自从蒸汽搅拌机出现,国营的水泥厂也慢慢兴建了起来,其中洛阳就有两个水泥厂,慢慢在铺设新的道路。
由于住在北宫外的多是投降的诸侯及家眷,因此修建的房屋稍微豪华一些。多是延续了以前的庄园结构,里面是围墙庭院,外面还有大量田园和村庄,小桥流水颇有些江南韵味。
如果说北宫外的建筑还算正常,那么东西二市以及最近几年兴起的南市,就是另外一番风景。
视野穿过南宫无数高耸的亭台宫殿,目光投向如今无比繁华热闹的东市, 原来东市由粟市和马市组成, 靠近洛阳东城一些的地方则为商市。
但董卓之乱后, 整个东市毁于一旦。重建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从刘虞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洛阳东西二市的重建做准备。
经过二十多年发展, 因为不需要拆迁工作,所以按照洛阳城市管理规划的方案,在东市靠近东城的外围再次兴建起商市,连绵七八里,排列整齐地坊市构造。
街道与街道之间是隔开的,形成一条条商业街,不同的商业街前后有两扇巨大的坊市门,甚至还有砖墙做的城门结构,慢慢让城池往外延伸。
二十多年下来,东市已经建造出了六十六个坊市,混杂着居住、商业、手工制造、工坊等多个用处,沿街商铺达到了五万多家,流动摊位也设置了固定的摆摊地,每日人流量数十万。
靠近洛阳东三门上东门、中东门以及耗门,现在被规划出了四十多个坊市和街道,东城门外的百姓和商业也基本集中在这一代,居住人口达到了四十余万。
而更远的地方, 原来的粟市如今已经是居民街,主要是以百姓居住和工坊制造业为主。
反倒是粟市消失了。
因为原来大汉是把粮食作为战略物资,集中在一块买卖,以此来控制粮食的价格。
但如今的粮价每天跌落得厉害,国家根本不需要强行控制。
因此现在的商业街道已经取代了粟市的功能,街道内部有大量的粮油米铺,每个坊市都有类似于这种生活小超市的地方,不再进行集中管理。
粟市消失,马市则是转移到了洛阳城东南方向的鸿池东南角,这里地处于洛水与阳渠的夹角,且是洛阳居民用水的下游。
马匹养殖要大量的草料和水源,这一块本来就是郊区,虽然此地的野草不足以供养马匹,但水源还不错。
所以在如今马匹依旧需要成为主要陆地运输工具和代步工具的情况下,它依旧有存在的必要。
原来的仓库还是在鸿池北面,当初陈暮就是在这里帮助张让找到了侯栩的踪迹。
董卓之乱后东市仓库毁于一旦,如今也是重新建立起来,规模比之前还要大,成为了整个洛阳东市所有粮食、商品、货运的中转仓,由国企经营,不再设置太仓令管理。
东市规模比以前还要盛大,西市自然也不遑多让。坊市有五十七个,商业上更多的还是手工制造业为主,各类银器、金器以及丝绸布匹纺织。
而且西市多为胡人居住地,丝绸之路这些年因为战乱而凋敝,但正因为战乱而导致不少西域胡人往东迁居长安或洛阳。
他们顺着黄河坐船南下之后,在平津渡口转道洛阳城,第一站基本就是西城,所以多在西城居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