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章 定徐州(2)
主簿提出建议。



长史反对道:“青州人人多势众,我们城中只有三四千人,如何能敌?也许他们现在就在等着我们出城呢。”



“那就看着他们耕种我们的土地,居住我们的房屋?”



“出城必死无疑!”



“好了,大敌当前吵什么。”



见到二人出了矛盾,萧建恼怒打断道:“城中兵少,不可出战。”



国相都说不许,那自然是不许,众人便止了分歧。



接下来的几天,城外青州兵不断在田里忙碌,很快将原本有些奄奄一息的粟苗养得茁壮成长。



这些青州兵都是二三十余岁的年轻青壮,古人从记事起就已经是家里的劳动力,年纪小就喂猪放牛放羊,到十二三岁,就得跟着父母下地干活。



因此士兵们不仅打仗是一把好手,耕地也是一把好手。不然曹操得了三十万青州黄巾,要是这些人不会种地,也就没法屯田了。



等到城外的庄稼农田都伺候得差不多,陈暮这才修书一封,令人射入城内。



很快,这封信就落到了萧建手里。



萧建打开一看,就看到上面写着:“天下举兵,本以诛董卓耳,今董卓已死,当神器归于汉室,奉洛京天子为尊。然则关东诸将不服王命,自还相攻,莫肯念国。”



“丹阳陶谦,本愚陋之人,得其外舅甘公赏识,选为诸生,后随司空伯慎公衔命征讨韩遂而有微末之功,得王命平徐州,乃借青州之兵方息匪患。於今枉顾圣恩,背信弃义,不尊朝廷号召,妄自为王,此义不背亲,忠不遗君乎?”



“此当今之世,唯青州玄德公弘雅有信,心念汉室,诚以仁义而服天下者也。今大军奉诏以讨贼,见城下田土荒芜,秽草杂生,实不忍莒城百姓无粮过冬,故辄巡田土之宜,布区区之事,望君勿虑。”



“然则兵行过处,天子诏令既达。君若忠于国家,则应弃暗投明,奉洛京以应天命。若不服诏,自遂以为郡郡作帝,县县自王,背忠弃义,逆国离德,则无怪乎身死人手矣。”



“昔乐毅攻齐,呼吸下齐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单故也。暮虽非乐毅,君亦非田单,劝君勉之,当以汉室为先,忠义仁德加身,勿不可助纣为虐,若时迟疑,可取暮书与智者详共议之。”



这封信的意思很简单,就是现在天下大乱,但是各地诸侯却不服王命,互相攻讦,陶谦本来是朝廷任命的州牧,却擅自攻打兖州,所以洛阳朝廷下达诏书,治他的罪。



如今青州奉行诏书,征讨陶谦。因为路过莒县,看到田地荒芜,不忍心百姓没有粮食吃,所以帮助百姓修葺田园,以表彰青州仁义。



不过仁义也是有限的,如果你萧建还要继续依附陶谦,为虎作伥,那么就不能怪我们青州出兵攻打你了。



这份信的内容恩威并重,软硬兼施,可谓相当有效果。



萧建看罢,颇为意动,因为信上说得没错,现在刘虞在洛阳即位,大汉天下也算是有了个皇帝,而且陶谦也是承认刘虞的,他这个徐州牧还是刘虞敕封,当时也是欣然接受。



结果陶谦转头就攻打同僚,按理来说,确实犯了死罪,刘备遵从诏书来讨伐他,并没有什么问题,就算自己投降了青州,在道德上也没有什么被人指摘的地方,毕竟他作为一地国相,忠于朝廷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现在不是历史上那个陶谦病死,刘备和吕布在徐州互相攻打的时候。而是陶谦暂时还在,陶谦此人对他萧建还算不错,按照东汉二重君主观,如果背弃了陶谦,有不义的嫌疑。



不投降的话,不忠。投降的话,不义。是选择忠,还是选择义,一时间萧建还真陷入两难之境。



“你们觉得如何?”



沉思了片刻,萧建把书信给予了属吏观看。



诸多属吏看罢,也不知该说什么,府邸之内一片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长史才说道:“青州既然奉诏出行,不若遵从天子诏令?”



主簿连忙道:“不可,若是陶公怪罪下来,难免有人骂使君不义,还是修书一封,严词拒绝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