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南宫,却非殿。
陛下亲临尚书台议事。
尚书令曹节伏地奏曰:“蓟王上表,欲重开真番、临屯二郡,迁民屯守。并请设三韩属国,遣属国都尉驻守。”
此话虽轻描淡写,却引来群臣骚动。年前蓟王刚复四海郡。年后又新开二郡。
“可”字,本欲脱口而出。见群臣如此,陛下又悄然咽下。
环视群臣,这便问道:“可是前汉四郡?”
“正是。”曹节答曰。
“三韩属国,可是乐浪南端半岛之马韩、辰韩、弁韩,一众岛夷。”凡蓟王之事,陛下皆知之甚祥。
“正是。”曹节再答。
“蓟王欲灭扶余乎?”陛下笑道:“闻蓟王抄掠三韩岛夷,补薮中农人之缺。又渡海贩来数万倭女,与之相配。今,可有百万之众乎。”
曹节心灵神会:“若如此,明季献费,当破七亿蓟钱。”
卢尚书这便出列:“启禀陛下,蓟王所掠,多出辰、弁二韩。乃先秦遗民之后。与我风俗相近,语言相通。”
“乃诸夏之后也。”陛下欣然点头:“前次蓟王上表,言马韩辰王无故兴兵,抄掠汉港。幸为守军所败。后辰王负荆请罪,愿为汉藩,永不再反。故今次上表,请立三韩属国。”
“陛下圣明,正是如此。”尚书令曹节谄媚言道。
“蓟王曾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欲平扶余,需先定高句丽。若定高句丽,必先灭三韩。吾家麒麟,欲‘伏波定海’也!”陛下一语中的。
曹节言道:“蓟王表中言道:‘西去陇右前,当除后顾之忧’。”
说完,略作停顿,便将贾诩手书之言,娓娓道来:“自鲜卑覆灭,高车南下。扶余尽据东胡旧土。收纳零散部族,声势渐起。又闻高句丽,欲与其王联姻。想必,心忧二夷结盟,欲谋不轨。故蓟王才击敌在先。”
陛下轻轻颔首:“老大人言之有理。两汉之交,趁中原大乱,四夷屡屡寇边,掠我边民,占我疆土,多已尾大不掉。百年羌乱初平,陇右遍布牢营。非蓟王不可镇守。还有黄巾贼……死灰复燃。若再与羌人、岛夷勾结,社稷危矣。”
言及黄巾贼时,陛下仍恨意难平。足见王美人之事,对陛下伤害极深。
亦如陛下所说。羌乱平后,黄巾之乱遂成帝国第一心腹大患。
先前,北宫伯玉、李文侯率东羌三十六部起兵反叛。后已查明,乃太平道密谋,与关东乱军,左右夹攻之计。若非蓟王西行平叛,恐二百年帝都,已生灵涂炭。
陛下坐镇八关都邑,战乱之惨况,唯一句“减口二千余万”。然王美人中毒暴毙,锥心之痛,感同身受。陛下将心比心,方对太平道切齿生恨。视其为生死大敌。欲除之而后快。
“瞻前需能顾后。”心念至此,陛下沉声道:“传语蓟王:‘朕既赐加黄钺,当便宜行事’。至于重开二郡,立三韩属国,老大人可先拟定,再开朝议。”
“老奴遵命。”曹节伏地领命。
“启禀陛下。还有一事,与蓟王相关。”选部尚书梁鹄,起身奏报。
“且说来。”陛下笑道。话说“蓟王无小事”。
“前有乐安太守陆康,上疏毁谤朝政,涉‘大不敬’之罪而下狱。其孙陆尚,乃蓟国长令。便在蓟王面前哭诉……”
不等梁鹄说完,陛下大袖一挥:“准了。将其罢官返乡,一家团聚便是。”
“臣,遵命。”梁鹄窃喜下拜。黄门令百万大钱,稳稳落袖也。果然“蓟王无难事”。
蓟王与陛下,皆春秋鼎盛。今季献费已达六亿。若明年足有七亿,焉知后年、大后年,不可满十亿乎。如此,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献费又该几何。以陛下嗜钱如命之真性情。又岂能自断财路,又岂许被人断财路。
须知。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若蓟王盛年而薨,王国支离破碎。献费就此江河日下,陛下当是何等之痛心疾首。更何况。蓟王南征北战,难得又恪守臣节。当如周公旧例,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