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伟教授说:“杨教授,要不你还是亲自看看一些电镜下的细胞图片,然后我们再讨论。”
这样也好,起码杨平亲自验证这个问题是否存在。随即抽取一些样本,他亲自看了一个小时的图片,真的没有发现一个被感染的细胞。
从上次实验的经验来看,这种感染的分布非常均匀,不会存在某种偏向性集中,所以人工看图一个小时都不能发现一张被感染的图片,后面肯定也不会有。
但是杨平还是不放心,万一感染存在某种偏向性集中呢,前部分的所有图片是零感染率,而感染全部集中在后面的图片。就像抓鱼一样,鱼不一定均匀地分布在河里,捕鱼者正好处于无鱼区,当然不能抓到鱼,但是这时不能说这条河里没有鱼。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不是没有。这样就造成一种假象-——所有标本没有被感染。
科学是严谨的,思考问题必须尽量做到滴水不漏,任何的漏洞可能干扰思路,导致整个实验失败。
''怎么办?”张志伟教授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如果是这样,那么实验可能遭遇失败,因为当时的实验感染率比较低,但是如果能够维持感染率,利用多次的治疗可以达到优良的效果。现在突然出现零感染率,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治疗效果。
“我们先排除识图软件是否有故障,将所有图片的次序随机打乱,重新用识图软件过一遍。将以往几次实验的电镜图片全部调出来,用识图软件再次过一遍。检测的时候让软件开发人员一起来参与分析,这样可以检测软件是否有问题。如果软件没问题,我们从打乱顺序的图片里随机抽取一部分,我们进行人工识图,延长人工识图的时间,大家今天辛苦一下。”
杨平经过一番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实验已经进行这样,千万不能因为任何的疏忽才错过重要的东西。
张志伟教授立即将工作安排下去,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杨平将三博医院实验室人员全部调过来帮忙看图,他们都具备看图的素养,人工看图的速度非常慢,一张一张地看,人多看图的数量多,样本数量大,得出的结论可靠性也要大很多。
实验室所有电脑都被利用起来,大家轮流着开始对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阅读,当机器无不能发挥作用,或者不值得信任的时候,人力是唯一的依靠,也是最后的依靠。
最可靠的是人,最不可靠的也是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机器。
电脑围成一个大圈,杨平和张志伟教授坐在圈的中间,杨平闭目养神,他在思考这个实验还有哪些漏洞是没有想到的。张志伟教授也没有说话,当实验遇上这种突然的变故时,如果这个变故是事实,不是机器错误产生的,这时候意味着前面的努力可能白费,这让张志伟教授心里十分难受。
人工识图非常伤眼力,大家为了多看几张图,临时调来的眼药水都是还几袋子,但是没办法,如果样本数量太少不能说明问题,所以大家尽量多看一些图片。
大约到晚上十点时候,杨平看了看时间:“大家停下工作,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我们再继续,后续穿刺和抽血标本明天也会送来,我们明天再增加一个实验者,这样数据更加可靠。”
本来赵宇凡与思思的实验时间是错开的,但是现在必须放到一起来做,让两者的实验数据可以对照,防止出现一些偏差。
杨平不想大家熬夜,这项工作很重要,但是绝对不是很急迫,没必要牺牲健康来缩短这十几个小时的时间。熬夜不仅损害健康,还会使这项精细的工作出现差错。人在精疲力竭的时候,注意力肯定下降,很容易放过一些图片的细节。
第二天,这项工作继续,一直持续到晚上,一共人工阅图12000张,有27张被认为受到病毒的感染,但是经过杨平与张志伟教授的复核之后,被认为这27张是误判,这些图片上的肿瘤细胞也没有受到病毒感染。
人工识图的结果是12000张图片里面,没有一个肿瘤细胞被感染。
那么识图软件有没有问题呢,经过使用原来的图片对试图软件进行测试,试图软件完全没有问题,那么这次试验出现的反常数据是事实。
人工阅图与软件阅图结合起来,这次的实验肿瘤细胞没有一个细胞被感染,说明要么感染率为零,要么感染率极低,导致采集样本根本采集不到阳性的样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