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和芙兰的相继出生,让艾格隆的“亲人”名单悄然之间添上了两名新成员,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艾格隆的步调,他依旧有条不紊地执行着自己的各项计划。
借助着经济重新复苏的东风,以塔列朗亲王为首的帝国政府,在有限财政空间内大肆扩张公共支出,尤其是投入到了艾格隆心心念念的铁路建设当中,因为这些积极的举措,各大城市的就业也随之欣欣向荣,曾经的混乱已经成为了过去,各行各业都在欢快地迎接繁荣时期的到来,看上去帝国的统治也随之变得坚如磐石。
——当然,这一切是否是“空中楼阁”,还需要下一个经济衰退周期的考验,一旦经济危机到来时,帝国如果不能好好应对,那么它的一切恐怕都会随之烟消云散,正如它的前任波旁王家一样。
除了经济之外,帝国的外交同样进展喜人。虽然,直到现在很多国家的君主还是因为过去的恩怨,非常不喜欢波拿巴家族,但是经过一年多的“适应”之后,大家也就接受了又一位波拿巴皇帝的存在——至少,没有人愿意因为一个名字而发动一场注定耗资巨大的战争,甚至孤立和封锁法国看上去代价也是过于高了。
正是基于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各国曾经一度冰封的对法外交纷纷解冻,就连态度最为强硬、甚至和艾格隆隔空骂战的俄罗斯沙皇,在波兰的叛乱被消灭之后,也以冷淡的态度默认了两国政府之间的非官方接触——这其中,俄罗斯引以为傲的大诗人普希金,利用自己在彼得堡的关系穿针引线,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总之,虽然两国政府并没有官方性的声明,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冰释前嫌”然后重新互派大使了。
尽管两位君王以后还会互相蔑视互相仇恨,但是在公文上,他们会称兄道弟,因为这是国家利益的需求。
艾格隆知道,能够在登基之后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完成如此显著的外交业绩,固然是因为他手腕灵活善于权变,但更重要的是,塔列朗亲王在其中施展的谋略和人脉。
任命这位臭名昭著的亲王做首相,固然是他不计前嫌的酬功,但是他同样也利用对方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渡过了最危险的“初次登场”阶段,两个人算是各取所需,艾格隆心里也记得这份功劳。
而现在,既然之前的“关系正常化”目标已经实现,那么如同一位牌技高手一样,运筹帷幄的塔列朗亲王就准备进行他下一轮的出牌了。
接下来的外交策略,他和艾格隆早已经商量好了,那就是对奥地利又打又拉,一边施加压力恐吓,一边又用各种方式安抚拉拢,最终将这个既强又弱的大国拉拢到倾向于自己的立场上来,就算不能把它变成唯命是从的盟友,至少也要让两个国家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形成默契——尤其是在限制俄国的扩张方面。
艾格隆和塔列朗亲王为此做了许多准备,他们一边暗中怂恿对奥地利心怀不满的撒丁王国蠢蠢欲动,一边又极力地跟意大利的民族主义浪潮撇清关系,坚决不介入意大利的纷争,他们准备用持续不断的压力,迫使老皇帝和梅特涅和自己好好谈谈。
而这份努力,在短短几个月后,就初见了成效。
这天,在艾格隆例行来到巴黎处理政府公事之时,塔列朗亲王带着自己的秘书前来觐见,而艾格隆也欣然接受了自己首相的要求。
“首相阁下,我希望您是带着好消息来见我的。”两个人一见面,艾格隆就笑着说。
“当然了,陛下。”塔列朗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略显得阴险的笑容。
接着,他抬起手来,扬了扬手中的一封信件,“梅特涅私下里给我来了信,以绅士的角度来请问我,法兰西政府是否对意大利的现状有意见——”
虽然亲王的表情从容,但是他的动作却显得颤颤巍巍,有着掩饰不住的老迈。
艾格隆知道,最近亲王的身体越发虚弱了,但因为害怕政敌们(或者说觊觎他首相大位的竞争者们)攻击他“老病交加,不堪大任”,他故意在人前表现出一副精神矍铄的模样,甚至还偷偷染了发——当然,他还是要点脸的,只是把已经全白的头发悄悄染了四分之一的黑发而已。
虽然心里对此心知肚明,但是艾格隆并没有点破,他只是轻轻地从塔列朗的手中接过了信件。
艾格隆十分熟悉梅特涅的笔迹,所以一看就知道肯定是他亲笔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