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公开表示支持曹操称公,但是曹操却不着急这么做,根本不再提称公的事。
但这个举动反而让荀攸感到不安。
在荀攸的计划中,他代表颍川士族妥协,曹操就应该顺势称公,这样荀彧所带来的影响就会过去了,曹操不再追究,颍川士族也就当荀彧不存在就好了,大家还和之前一样,通力合作就好。
但是曹操明显不是这个态度,他不称公,就意味着他认为这件事还没有过去,荀彧带来的影响还在,还会继续对颍川士族进行打压,直到曹操满意为止。
具体要到什么程度才能让曹操满意?
除了曹操,没有人知道。
这也是荀攸最担心的地方。
不过萧寻已经不想管这件事了,主要是他意识到自己的政治敏感度不行,所以就不要参与朝堂上的争斗了。
反正他也没打算在朝堂上深耕,心里最大的希望就是帮助曹操完成统一大业之后,能够返回原本属于他的时代。
哪怕在原本的时代做一个社畜,也比在这个动荡不安、物资匮乏的年代当一个侯爵要强。
就算完成统一大业之后,他依旧无法回到原本属于他的时代,他也不想在朝堂之上混日子,而是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建一个庄园,过悠闲的日子。
没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贸然去混朝堂,就是找死。
尤其他这种功劳极高,就连曹操都感到棘手的将领,更是不稳定因素,随时可能翻车。
所以萧寻是真的不想管那些事,有时间去钓钓鱼,喝喝酒,吃吃烤肉不好吗?
但有时候,并不是萧寻想过安定的日子,就能安定下来的。
临近年关的时候,一名亲卫过来通报。
“将军,门外有一个人求见,说他叫司马懿。”
司马懿?
萧寻精神一震,又来了一位大佬!
虽然在历史上对司马懿的评价不高,但不可否认,司马懿是有真本事的。
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萧寻还惦记着司马懿,想着要找个机会灭了司马懿,免得将来再出现三家归晋的情况。
但是后来不断跟着曹操征战,这件事就被萧寻抛到脑后去了。
再后来曹操征辟司马懿做了文学橼,萧寻又一次想到了司马懿的威胁,打算除掉他,结果赤壁之战开始了,萧寻只能把心思放到赤壁之战上。
赤壁之战之后,萧寻受到冷落,罢官弃爵,就更不可能找司马懿的麻烦了。
之后萧寻虽然被封为卫将军,但是忙着战斗,也没有心思去管司马懿。
如今回到许都,萧寻不想插手朝堂上的事情,想要悠闲的时候,司马懿竟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那亲卫看萧寻不说话,便说道:“要不我让人把他赶走?他只是丞相征辟的文学橼,有什么资格来求见将军?”
萧寻是卫将军,身份尊贵,每天想要求见萧寻的人多如牛毛,很多达官贵人都在排队,怎么看都轮不到一个小小的文学橼。
如果不是萧寻说过了,不管谁来求见,都一定要通报,避免错过某些还没有闯出名声的大佬,这些亲卫肯定会擅自做主,把司马懿赶走。
“不,让他进来。”
萧寻露出玩味的表情,他想要看看,司马懿这个时候来找找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不过这个时候,萧寻想的就不是简单的除掉司马懿了,因为通过荀彧和颍川士族之间的关系,萧寻也明白了司马懿并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了北方士族。
就算萧寻能杀死司马懿,也无法阻止北方士族对曹魏政权的蚕食。
想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个情况,就得重重打击士族。
萧寻觉得,曹操明明看到了颍川士族的妥协,却还不肯就此放弃,依旧要打击颍川士族,就是发现了这一点,利用这个借口对颍川士族进行持续的打击,削弱他们的实力。
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