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八章 设计大明宝钞




虽说元朝也有大宝钞,但大部分时候宝钞的尺寸偏小,与红色爷爷相比略大。到了老朱这里,至少需要四张红色爷爷的尺寸。



这玩意设计大了,你不增加成本吗?



带也不好带啊。



这么大一张东西,你说怎么塞袖子里,怎么塞衣服里,只能折叠再折叠,而经过几百次折叠,这玩意就破旧不堪了。



谁愿意用破旧的钱,哪怕这上面标着一百文钱,可你拿出来,人家就不想要,说你这钱太旧了,只能值八十文,要么你就用铜钱。



这就是另一个问题——昏钞。



昏钞的意思,那就是旧钞。



按理说,宝钞这东西,若不是故意折腾,至少用个两三年才会成昏钞,可大明宝钞倒好,你折叠放袖子里,拿出来展开交给商家,商家看了看,折叠塞回袖子里,晚点再展开入账,下次进货的时候,又被另一人折叠……



半年,甚至不到半年时间,昏钞问题就开始出现。而朝廷缺乏应对昏钞的手段,选择降价回收,至于原因,无外乎是收取点“工本费”,这昏钞毁掉也累人不是,总得意思意思……



这个举动,也加剧了宝钞的贬值,使得宝钞很难得到商人与百姓的认可,只是迫于朝廷压力,不得不一边胆战心惊的使用,一边默默承受贬值的痛苦。



顾正臣不想哪一天,句容三大院发了宝钞之后,这些人拿着宝钞反而买不到标注价值的东西,要想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问题,就需要制造出相对更小,携带更为便利的宝钞。



“抬头可以写大明宝钞,面额写一贯,花卉图案就免了,改用华表图案吧,国徽这玩意,老朱也没有,至于老朱的头像,就设计在右侧……”



顾正臣想着人民币图案,勾勒着大明宝钞的草图。



至于大明匠人能不能将老朱的胡须弄出一丝一丝的感觉,那就不是顾正臣可以考虑的了,制造宝钞自有防伪技术,像是什么高难度桑皮纸,民间极难自造,还有各种复杂的图案,一般水平的匠人也仿制不了,此外还有套色印刷等等。



加上法律跟进,伪造宝钞的全都杀了,告捕有人伪造宝钞的,赏银二百五十两不说,还能全部继承犯人财产。



这丫的告捕成功一次,也能发家致富,迎娶白富美了……



设计图纸是一件繁琐的事,不过在顾正臣这里却变得简单许多,只是用了粗糙的勾勒手法,然后交给了匠作院的画匠,老朱的模样不知道没关系,把其他画好,颜色填充好就行。



当官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人能供自己差遣,尤其是封建社会,没那么多人权、劳动法保护之类的,安排下去的事,总有人办好。



顾正臣摇了摇头,看来在大明待久了,多少中了封建的毒……



骆韶走了过来,将一叠契约书搁在桌案上:“县尊,沤肥施用的契约文书送来了,各乡里签下契约文书的百姓按要求,在田间地头立下木牌,测字先生写上了‘沤肥施用田’。”



顾正臣看了看满是手指印的契约书,便示意骆韶存档:“沤肥、豆饼等是第一次施用,能不能增产要看秋收情况。我听耆老说,不少百姓今年秋里多种棉花,秋稻反而种得少了,是否如此?”



骆韶微微点头:“句容纺织做得大,品相好且出货量足,价相对松江府还低了那么一成,纺织大院一直都在稳定收棉花,百姓见种棉得利多过种稻,纷纷扩大了植棉亩数,往年百姓多是半亩或一亩棉,可今年出现了不少二亩棉。”



顾正臣严肃地看着骆韶:“十亩地二亩、三亩棉没问题,但不能出现十亩地十亩棉这种事。句容本就地少,粮食产出不多,挤占稻田过多,反而不利百姓安稳,虽说可以购入大量粮食,可落朝廷那里,就有些本末倒置。”



骆韶了然。



民以食为天,不是民以棉为天。



句容可以适当扩大棉花耕种亩数,但不能过度。再说了,万一御史上书的时候写上句容百姓以种棉为生,不事稻田,那大家可就都完了。



经过匠人处理,除了朱元璋的画像区域外,精心刻画的大明宝钞已制作完成。



顾正臣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将金银本位、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