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以太子身份大婚,纳太子妃,礼部一再议定,以天子大婚降一格进行。
即流程一致,但规格上降一格。
大婚六礼,第一礼是纳采问名。
在八月十五日定下薛氏为太子妃,礼部马上开始六礼流程。
先是礼部遣官告天地宗庙,提前做好准备。
择吉日九月初六,隆庆帝亲临奉天殿,召百官,传制官当众宣制。
“太子承天序,钦绍鸿图。
经国之道,正家为本。夫妇之伦,乾坤之义。
实以相宗祀之敬,协奉养之诚,所资维重。祗遵皇帝皇后命,兹选阳武侯薛氏女为太子妃,命阁老、吏部尚书张居正,礼部尚书葛守礼为正副使,持节行纳采问名,以礼采择。”。
正副使张居正和葛守礼跪拜取节及制书,置采于轿中,仪仗大乐前导,出承天门,浩浩荡荡到阳武侯府大门前。
薛氏早被送回阳武侯府,做好了准备。
当天,薛家老小男女,男着朝服,女着诰命,在前院大等候。
礼官上前说:“奉制纳太子妃,遣使行纳采问名礼。”。
薛府开正门,对制书和节行礼,阳武侯薛翰收下制书和礼物,置酒馔、奉谢礼以谢使臣。
酒过三巡,薛翰奉上有薛氏姓名、生辰八字的谢恩上表。
正副使接住,再回到奉天门外,把表节交给司礼监的官员,捧入复命。
至此,婚礼的第一步“纳采问名”结束。
再择吉日祭告天地、宗庙,继续“纳征、请期、册封”程序,完成前四礼。
“纳吉者,谓卜已得吉,往告之也”用于天子。
“纳征者,用束帛告成,谓婚姻之礼成也”,用于太子和亲王。
“请期者,谓请日也”。
太子纳妃,用请期。
天子大婚,用告期。
两者都是通知女方婚期,只是说法不同。
司礼监接薛府“节表”,由礼部、钦天监等卜期问吉,确定结婚日期,并通知给薛府,再以册封形式正式确定太子妃身份。
婚期先是确定于隆庆四年二月十六日,但皇后陈氏与隆庆帝商量好,改为隆庆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开始时朝野一片哗然。
后来又消息传出,皇上身体有恙,皇后想提前大婚冲喜。至此,朝野有心人明白,皇上皇后是在抢时间。
皇上的身体有大问题。
十一月二十六日,吉日。
隆庆帝以成国公朱希忠、宣城县公胡宗宪为左右正使,英国公张溶、内阁首辅李春芳、阁老陈以勤、高拱为副使,奉册封至阳武侯薛府。
薛府开正门,朱希忠宣读册封诏书。
“朕立储贰,天下之本。婚姻,王化之纲。法阴阳以肇人伦,礼先正始求窈窕,以承内职,思在进贤。
既得令仪爰颁显命,咨尔薛氏,粹姿婉娩,懿德温良,毓自名门,娴习诗书
遣使持节,册封阳武侯薛氏为皇太子妃,于戏我祖宗家法甚饬,益远迈于汉唐
风咏于归助我国都之教,雅歌好合顺于父母之心,祗服训词棥心膺多福!”
正式册封诏书一宣,太子朱翊钧和太子妃薛宝琴正式定婚。
十二月十二日三更天,朱翊钧早早起床,在内侍宫女的伺候下,穿上九纹章玄衣纁裳,配玉佩,戴平天冠,来到奉先殿。
从四品在京文武百官都到齐,身穿青衣赤裳祭服,头戴梁冠,在殿前空地列队等候。
朱翊钧入场,百官跪拜行礼。
四更天,隆庆帝着十二纹章玄衣纁裳,戴平天冠,在四位内侍搀扶簇拥下,来到奉先殿,在正中御座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