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诸藩宗室,该不该留?
太极殿,三位阁老们坐在左边上首,下首是督理处五位戎政襄理,张溶、汤世隆、曹邦辅、刘焘、马芳。



张溶代表京城勋贵,汤世隆代表着南京迁回京城的勋贵,马芳代表着新封的勋贵。曹邦辅以兵部尚书总领全军,刘焘代表着海军。



今天是督理处成员第一次参加太极殿议事,给出的理由也很堂皇。事关诸藩宗室,需要听取朝中各方意见。



说句不好听的话,诸藩宗室被整饬太狠,万一扯旗造反,还要靠督理处调兵遣将平叛。



右边坐着六部尚书,五寺正卿,以及都察院和大理院两院主官。



六部尚书中的兵部尚书曹邦辅坐在左边。



右边的十二位神情各异地看着左边,目光在三位阁老身上转来转去。



尤其是高拱的眼睛里,闪着灼热的光。



内阁首辅徐阶告老还乡,次辅李春芳奉诏补位首辅。可是内阁阁老从四位一下子减到三位,国事繁剧,不堪重负。



大家都不忍心看着三位阁老为了国事忙坏了身子,都想着给内阁补一两位阁老,分担重任。



礼部尚书高仪禀告道:“殿下,前元辅徐公已经告老还乡,内阁少一人,臣恳请按例递补阁老,以全国事。”



高仪的话让殿上所有的人,把目光都投注在朱翊钧身上,各自揣测着他的心思。



“此事甚大,不急,待六部五寺两院提出合适的人选,再待孤斟酌。内阁票拟的都是六部五寺两院的政事,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朱翊钧的话让众人心绪不定,暗中诧异。



太子这是什么意思?



你秉政以来,任何军国大事从来没有经过御门朝议这样的公议,顶多就是如今日这样的小范围的商议,然后乾纲独断。



怎么这次递补阁老,你却说要公议?



难道你心中还有芥蒂,不想让呼声最高的高拱入阁?



众人有意无意地看了看高拱。



有同情的,有幸灾乐祸的,有讥讽的,有无所谓的种种不一。



朱翊钧继续开口:“今日召集众臣,要议的是诸藩宗室,作奸犯科的事情。赵中丞,黄尚书,你们轮流说说。”



“是!”



赵贞吉先开口:“周王、襄藩安福王、楚王以及辽王,各自上了万言书,对各藩和自己展开了自我批评,自查自纠。



四王在万言书里,列举了五百三十七人的不法事,案例达三千一百六十七起,涉及郡王十一人,镇国将军二十九人,辅国将军四十一人,其余皆是奉国将军以下。



全部移交刑部审理,都察院会一一跟进。”



刑部尚书黄光升接着说道:“刑部接到都察院移交卷宗,会同锦衣卫镇抚司、东厂,迅速查明两千九百五十六起案件,余下的还在一一核实厘查。



其中唐藩文城王朱宙材、文源王朱宙柚、北峥王朱宇潭,私藏兵甲、阴养死士,意图谋反之案;辽藩广元王朱宪爀霸占民女、杀害百姓满门一案;周藩临城王朱勤炽为取乐放火烧毁民屋六十一间,致二十七人死亡一案皆证据确凿。”



朱翊钧扫了一眼众人,“听听这些案子!骇人听闻啊!孤原本以为刚峰先生的上疏,有些言过了,现在看来,是说轻了!



看看这些诸藩宗室,看看他们做的这些事!一天天的,吃人饭,不做人事!”



朱翊钧清脆的声音在太极殿里回响着。



众人都静静地听着,用心揣摩着他的话,每一个字。



目光盯着他的脸,观察着他的每一个表情,就像当年他们在这西苑里,揣摩着那位已经羽化飞升的先皇老道士一样。



“天下岁供京师米才四百万石,而各地藩王禄米支出,一年竟有八百五十三万石,两倍于京城和九边。



中枢给不了那么多,诸藩就自行征米,一石禄米他敢收三石四石,搅得地方苦不堪言。



一年八百五十三万石禄米,就养了群这样的玩意?于国于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