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6 文字起源
【讲完甲骨文和金文,我们接着看文字的演化发展。】



画面上又出现了最开始的那些书法名篇,第一个出现的是一个石鼓。



【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石鼓文笔划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风格典丽峻奇。甲骨、金文、石鼓文,秦代称之为大篆。】



各朝的收藏家们狂喜,飞快地将石鼓画下来,将石鼓上的文字临摹下来。



天幕上下一个出现的是“泰山刻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推出了小篆。一直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这面“泰山刻石”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巡狩泰山时所立,内容是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



时任廷尉的李斯笑容满面,对着秦始皇躬身一礼。



“丞相李斯!”这可是他一直以来的目标。



可是他的笑容还没有落下,便听到同僚的抽气之声。



李斯立刻看向天幕,只见评论区白色字迹一行行显现。



评论区



“李斯真是可惜了,本来有机会成为千古名相的,可惜了……”



“李斯贪心不足,被夷三族也是他咎由自取。”



“选谁不好,非要选那个又蠢又毒的秦二世。”



“他就是被政哥惯坏了,不知道有些皇帝是没有底线的。”



李斯双腿一软,嘭的一声跪倒在地。



长公子扶苏神色莫名,看向李斯的方向。



秦始皇没有去看李斯,他被评论区寥寥几句话中庞大的信息量震惊了。



已知,秦二世又蠢又毒,李斯拥其上位,却被夷三族。



那秦二世定然不是扶苏,扶苏继承大统不必李斯拥护,他行事宽仁,便是看在李斯的功绩上,也不会随意夷三族。



很好,秦朝灭亡第一块拼图出现了。



讲完小篆,天幕上出现的是隶书《曹全碑》。



【《曹全碑》是东汉末年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十月。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



两汉帝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原来我大汉也是亡于农民起义啊……



【接下来便是我们都知道的行书,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赞其“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所以,除非将来彻底打开唐太宗的昭陵,不然我们便见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



李世民:这唐太宗是朕吧,一定是朕!



好消息:自己庙号是太宗,说明自己这皇帝做得不错。



坏消息:昭陵,危!



手里拿着的《兰亭集序》一时不知该不该放下。



其他大臣还在思考要怎么委婉的劝谏陛下,魏征已经开口了,“陛下,天幕之言可为后事之鉴。”



陪葬那么多有什么用,陵墓修的再好又有什么用,都抵不过时间的流逝,只会吸引盗墓贼前赴后继。



李世民:“……”



扎心了,老铁!



【接下来这篇书法名为《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创作的行书作品,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安史之乱前的古人,包括颜真卿都有些不解,只因这篇文稿随心所欲,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字迹从行书到草书,墨迹也有深有浅,与潇洒流丽,优美动人的《兰亭集序》形成鲜明对比。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史之乱中,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舍身取义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