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5章 反派名字是神来之笔
“咱们占大便宜了?”



张广年重复一句,看向崔导怡手里的稿子,来了兴致:“又发现了堪比刘新武、林爱民的新苗子?”



“这个倒是没有。”



崔导怡也没觉得冒失,自顾自递过去稿子:“是林爱民第一部中篇小说《天云山传奇》。”



“林爱民?”



张广年觉得奇怪:“这小子和《燕京文艺》走得近,怎么会投稿咱们《人民文学》?”



“信任我们啊!”



崔导怡给张广年戴高帽子:“《人民文学》秉持你主张的广纳各种书稿的宗旨,敢于发表任何类型的小说。”



“林爱民经过比较,终于做出正确选择。”



……



“真的假的?”



张广年满脸狐疑,接过稿子翻阅。



“的确不错。”



看了前面的部分,张广年点点头,话里透着赞许:“爱民的文字功底非同一般,写得引人入胜。”



“他的倒叙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啊!”



……



现在雁冰先生身体不太好,艾晴同样如此。



张广年虽是《人民文学》的主编,但燕京做协的工作,要承担很大一部分,没有闲暇看完整篇稿子。



但他毕竟是编辑出身,能看出了小说脉络。



“这个叫石仁怀的,是小说里的反派吧?”



张广年面色凝重问崔导怡。



“没错!”



“他构陷男主人公罗群,只是为了得到宋薇?”



“是的!”



“你啊!”



张广年瞪视崔导怡:“这是在冒险。”



他的嗅觉相当敏锐,立即发现小说发表蕴含的风险。



“我们要敢为人先!”



崔导怡笑着回应。



“敢为人先吗?”



张广年重复这句话,陷入沉思。



他是个知进退的人,否则也不会在雁冰先生、艾晴等人参与劳动时,还能留在《人民文学》。



如今他们一个个复出,对张广年是有质疑的。



该怎样表态?



现在就是个契机。



不止是反思,过去的岁月里,肯定也是有小人作祟,为自己谋取私利。



譬如前段时间遭审核的施怀仁。



“你细讲一下大概内容。”



他放下稿子,示意崔导怡叙述。



都是《人民文学》的老人,张广年相信崔导怡的人品,不会欺瞒。



“故事写的是咱们平f决策执行后,从天云山重新规划开始。”



崔导怡早有准备,娓娓道来。



【78年冬天,年轻姑娘周瑜贞向地/委副bu长宋薇讲起她在天云山的奇遇】



【她去寻找20年前关于天云山区的规划书,却见到一个叫罗群的马车夫,是个至今没有平f的人】



【周瑜贞找到曾在考察队工作,现在是小学教师的冯晴岚,发现她是罗群的妻子】



【冯晴岚把罗群花了20多年心血写成的有关天云山改造和建设的资料手稿给了她,面对这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手稿,周瑜贞不能平静】



……



【周瑜贞问宋薇,像罗群这样的人为什么不能回归正常生活】



【听到罗群这个名字,宋薇内心一阵震颤,20年前的往事又出现眼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