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章 改善性住房没了?
林爱民念诵那两句诗,说不得会加速改变。



“有可能吧,谁又能说得准呢。”



陈思崇提醒:“但是不管怎样,《燕京文艺》无路可退,咱们必须坚持下去。”



“明白!”



感受到陈思崇话里的信念力量,章徳凝浑身热血沸腾:“我会盯着爱民的。”



这次和《燕京文艺》销量无关,总要做些必须做的事情。



她小瞧了林爱民。



他根本不用她盯着,从《燕京文艺》杂志社离开,没有停留,直奔双井的家。



他要写稿!



哪一篇?



论及这个时期的文学,有谁比得上《伤痕》呢?



以小说标题命名为文学流派,哪怕是丑国人最先定义,文学史上依旧少见。



想要引爆讨论,非它莫属!



按照既有轨迹,《伤痕》正式刊印,是今年8月1号,发表前在魔都、燕京历经数次讨论。



但小说真正写出来,其实是下个月初。



林爱民写了它,交给《燕京文艺》,如果无法发表。



那么4月份,刚考入复单大学77级文学评论专业的学生卢鑫华,因为所在的班级要出墙报,就会写出这样的小说。



两人会撞车。



因此林爱民舍弃它,选择了《牧马人》。



《牧马人》是电影名,早先的小说叫做《灵与肉》,讲述以许灵均为代表的支边知识分子,在艰难岁月中坚守梦想、扎根边/疆的故事。



三十年前,父亲抛弃11岁的许灵均前往丑国,因父亲的问题,许灵均去贺/兰山农场七队参与改造。



在这里他结识很多当地人,和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



后来又和美丽善良的李秀芝结为夫妻,在长达20年面对各种不公境遇的情况下,许灵均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做了一名教师。



小说以倒叙的方式开头。



【许灵均没有想到还会见着父亲】



【这是一间陈设考究的客厅,在这家高级饭店的七楼】



【窗外,只有一片空漠的蓝天,抹着疏疏落落的几丝白云】



【而在那儿,在那黄土高原的农场,窗口外就是绿色的和黄色的田野,开阔而充实】



【他到了这里,就像忽然升到云端一样,有一种晃晃悠悠的感觉,再加上父亲烟斗里喷出的青烟像雾似的在室内飘浮,使眼前的一切就更如不可捉摸的幻觉了】



【可是,父亲吸的还是那种印着印第安酋长头像的烟斗丝,这种他小时候经常闻到的、略带甜味的咖啡香气,又从嗅觉上证实了这不是梦,而是的的确确的现实】



……



遵循着记忆,林爱民奋笔疾书。



“哈哈!”



肆无忌惮的笑声响起,打断他的思绪。



有人哐当哐当拍他们家的门:“林爱民在家吧?快点儿打开!”



是王翠英?



儿子罗玉柱又掉河里了?



林爱民不无恶意地想着,眉头微皱,不想理会。



“我看到你回来了,找你有事。”



王翠英却不依不饶,还在外面喋喋不休:“你肯定惹麻烦了。街道办要撤掉你们家改善住房的申请了。”



“这可是詹主任亲口说的。”



她得意洋洋,奚落林爱民的错处。



“仗着救过几个孩童,就当自己是英雄了。”



“买麦乳精、文具盒,你就是个败家子。



“进不了厂,去喝西北风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