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七章 太子猝死神医难
来有七八两就不错了,而他足有四个儿子,而且还都快成半大小子了。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啊。



至于辞官行医,那还不如当正六品的院判呢,铃医一个月能赚五六两银子就了不得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时珍都把《本草纲目》写出来了,也没钱出书,后面好像还是他孙子娶了安东郡王的女儿,家里有钱了,这书才刊印出来。



曾淳自然知道李时珍这会儿有多需要钱,正是因为人家需要钱才会跟着他赚钱。



他还是满脸郑重道:“李大人,我都跟外面四个公侯世子商量好了,联手出资,请你制药赚钱。”



还有这种事?



李时珍颇有些好奇道:“曾公子,制药赚钱是何意?”



曾淳细细解释道:“这个很简单,我们把常用的药做成药丸、药片又或者冲剂,让人买了就能吃,吃了病就能好,你觉得这个赚不赚钱?”



李时珍闻言,微微点头道:“这个的确赚钱,但是,绝大部分的药煎好之后都得在一两天内服用,不然就坏了,吃了不但不能治病,还有可能出人命啊,现在也就类似六味地黄丸这种药丸才能保存的久一点而已,其他药根本不行。”



果然是大行家,一下就想到了关键所在。



曾淳微微点头道:“李大人说的极是,如果我们用正常的法子直接把药煎成汤汁拿去卖,那的确不行,不过,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法子来让药效保持得久一点。



比如,将药汁冷却之后加入玉米淀粉中搅拌均匀,晒干了磨成粉再压成小圆片,又比如,用蜜蜡或者焦糖密封药丸,再比如,将药熬成汤,加入蔗糖,熬成糊,再晒干,磨成盐一样的颗粒等等。



这些办法多得是,不过,具体那种药剂用那种方法来制成药片、药丸或者冲剂,这个就要看医理药性了,这个我不大懂,李大人应该很懂吧?”



李时珍缓缓点头道:“你说的法子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试过了,但是,没人能成功,我也细细想过,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老百姓生病了并不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也不知道吃什么药管用,所以,就算我们能把成药做出来,人家也不知道买什么药好啊。”



这个简单。



曾淳还是不加思索道:“我们卖药是要用纸袋子装着的,我们把各种药适用的症状乃至服用的剂量直接印纸袋子上就行了,老百姓虽然大多不识字,但识字的也不少,只要用的人多了,什么药能治什么病自然也就传开了。”



这话倒也有道理。



李时珍还是有些皱眉道:“问题,怎么让很多人用呢,我们总不能强迫别人买我们的药吧?”



这个更简单。



曾淳抬手道:“外面四位公侯世子家里都管着五军都督府呢,你只要把药做出来,他们马上就能让大明所有都司卫所都拿去用,不过,这第一批我们得送给人家用,人家只有觉得这药有用才会买我们的药,是吧?”



我的天,送给人家用?



李时珍不由吃惊道:“那我们得买多少钱药才够送给他们用的,都司卫所屯卫少说也有两百多万吧,加上屯卫的家人,那最少是上千万啊!”



曾淳微微摇头道:“我们又不是给每个人都送,我们只需给每个卫所送上几十剂常用药就差不多了,他们如果能及时拿去治病,那估计几天时间就用完了,到时候效果很快就出来了,我们就可以卖药赚钱了。”



李时珍闻言,琢磨道:“每个卫所几十剂,那最少也得几千上万剂啊,那得多少银子?”



曾淳细细解释道:“这个我们可以做便宜点的吗,比如板蓝根,这个好像治喉咙痛有奇效吧,一斤板蓝根多少钱,一两银子能买多少斤,一两银子买来的板蓝根加点糖,做成一千份冲剂应该不成问题吧?”



这举个实例就明白了。



李时珍闻言,不由惊喜道:“曾公子,没想到你也精通医理药性,这个板蓝根做冲剂的确不错,板蓝根很便宜,一两银子买来的板蓝根估计做一万份冲剂都不成问题,不过,因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一般一两天是好不了的,最少得吃三天,服用六包以上才行。”



曾淳连连点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