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五十六章 李义府回朝
>
在江南或者两淮以北,都有人号称先辈有梁祝的踪迹,可都拿不出实际的证据,这一度成了人们口中的笑谈。



梁祝的故事早就作了古,只要故事能够流传,那就一直能活在人们心中。



李绩依旧安静地吃着饼干,时不时喝一两口茶水,陛下是个很看重故事的人,崇文馆的很多事都是陛下安排的,从东宫开始,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很喜欢故事。



如今这种故事越来越多,唐人有了很多动人的故事。



其实花木兰很像当年平阳公主的事迹,如今柴绍也过世了。



李绩更觉得这是陛下心中的一点念想。



松赞干布看罢名册,起身行礼道:“谢天可汗。”



李承乾笑道:“出征的吐蕃兵马都在朝中有记录,他们的孩子也可以来长安读书,鸿胪寺已在安排了。”



当天可汗开始安排吐蕃的事宜,松赞干布有一种坐立难安的感觉。



换作是自己,除了给予牧场与人口,或者是金银,再也给不了别的。



大唐将未来看得很重要,甚至参与到了吐蕃的未来。



唐人是看重未来的,现在的皇帝与朝堂不会将眼光放在眼前,而是往后数十年之计。



这些年来,松赞干布最大的感受便来自于此。



眼看饼干要被英公吃完了,内侍又端上一些刚烘烤出来的饼干,放在了桌上。



刚出炉的饼干十分烫手,英公拿起一块刚出炉的饼干,面不改色咬下一口,在口中嚼着。



“陛下,晋王与人打起来了?”



三人的话语被打断,李承乾询问道:“稚奴人没事吗?”



“回陛下,晋王没有受伤,对方没有还手。”



李承乾点头。



见陛下漠不关心,内侍行礼告退。



一个刚走,又有一个内侍快步走来,道:“陛下,魏王的奏章。”



李承乾拿过奏章看了眼,现在张玄弼在李泰的文学馆任职。



李绩询问道:“是晋王与张玄弼之间的事?”



“嗯,稚奴把张玄弼的次子揍了,张玄弼觉得没有颜面留在文学馆,要辞官。”



李承乾看罢,吩咐道:“让青雀安抚一番张玄弼,至于稚奴的事不过是孩子之间的玩闹,不用计较。”



“喏。”



“稚奴如今行事越来越像许敬宗了。”



李绩笑道:“当年晋王还年幼,就想拜许敬宗为师。”



看到了兵部对吐蕃兵的记录与赏赐,松赞干布比先前更沉默了,更有一种坐立难安的感觉。



李承乾道:“赞普,让这些吐蕃将领的孩子来长安读书,这是我们先前约定的。”



这是事先的约定,松赞干布找不到拒绝的理由。????李承乾道:“你写国书,让吐蕃大臣领着孩子们来长安,朕也书写旨意,让司农寺的人前往吐蕃。”



英公听着陛下与松赞干布的交换,安静地坐在一旁。



乾庆五年,立夏时节,天可汗与松赞干布再次约定。



大唐安排司农寺的人进入吐蕃,吐蕃崇文馆挑选了吐蕃将领的孩子前来长安读书。



长安城多了很多传闻,但这一次的约定与交换怎么想都是大唐有优势。



在天可汗面前,一位在长安治病的吐蕃赞普,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还有人说这只不过是皇帝给松赞干布的体面。



乾庆五年九月,夏季的余热还在,来大唐的第一批吐蕃学子到了,并且在四方馆就学,由大唐的夫子给这些孩子讲课。



来长安的吐蕃孩子,年龄都在十岁左右。



当第一阵秋风吹入关中,一群年轻的学子正在洛阳城前大喊道:“还教于民!”



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