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陈年旧事
送来之后,就跑了,多半是被吓坏了。



站在太极殿外的只有吐蕃使团,还有西域一些小国的使者,或者是南诏又说不上是南诏的小国。



今年的朝贺挺冷清,要说时局动荡嘛,去年一年塞外各地都不是很太平。



天竺和尚波颇和尚过世了,唯一能够引人好奇的天竺,也没说再派使者来唐。



等各国使者觐见完毕。



李世民让一旁的太监念诵旨意。



大殿内很安静,只有太监宣读旨意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温彦博治理朔方有功,封尚书左仆射,入崇文馆领文学总领,旨意上念诵着以往的种种功绩。



李承乾思量着,老先生年纪大了,不能再理政事,与李靖的大将军一样只是一个虚衔。



当初在应对突厥的国策,父皇没有接受魏征的激进方略,而是采纳了温彦博较为温和开明的策略,采取了一种较为开朗的方略。



颜勤礼原是军中将领,因是颜之推的后人,又精通文学经论,在雍州既是参军又兼治理之权,如今治理有功,授崇文馆学士,继续兼领著作郎之职,与温彦博共领崇文馆。



李泰听着旨意的意思,崇文馆的消息昨晚就听到了,也就是说崇文馆是东宫太子直领,那么往后的温彦博老先生与这位颜之推的后人颜勤礼,都给了太子门下。



思量完这些,李泰悄悄叹息,太子门下的能人有了许敬宗,上官仪,现在又多了温彦博与颜勤礼。



穷则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李泰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复述着老师的话语。



颜勤礼行礼道:“谢陛下,臣领命!”



温彦博拄着拐杖站出朝班,他老人家朗声道:“陛下,高句丽使者已经许久未有朝贺,敢问是否已有了不臣之心?”



老先生开口问了一句,没有直言东征。



殿中侍御史张行成站出朝班,朗声道:“陛下,不论高句丽是否前来朝贺,他们都是罪臣,盘踞辽东四郡,自立高句丽王未得到陛下册封,这就是叛逆之举。”



皇帝还没开口说话,就被安了一个叛逆的名头。



张行臣所言的辽东四郡,是指汉武帝时期在辽东半岛设置四郡。



李承乾安静地站着,听着群臣低声议论着。



意外的是这一次武将一列十分默契地保持了静默,可能大家都明白,这个时候东征是一个不恰当的时机。



昨天在甘露殿,老先生就说了东征高句丽的事,那时候父皇没有正面答应。



老先生心中牵挂收复中原失地,现在又在大朝会上说了起来。



温彦博朗声道:“陛下!高句丽王实为不臣,何不征讨之。”



言罢,魏征走出朝班,朗声道:“陛下!如今大唐立足未满二十年,人心归附需长久治理,岂能轻言东征。”



李世民神色凝重,看向一旁的三个儿子。



李承乾,李恪,李泰三兄弟皆是呆立原地,都不想掺和的样子。



最后目光聚焦在太子身上,李承乾一动不动,闭着眼进入了养神状态。李世民只好继续看向朝班。



温彦博道:“若让高句丽壮大,带着兵马直扑幽州,又该如何?魏征你想过吗?”



老先生语气重了几分。



魏征道:“幽州自有将领镇守,陛下登基至今才九年,若现在大军征讨高句丽,岂不是自毁根基。”



温彦博转身看向他,又道:“这么多年了,魏征非要与老朽一直如此吗?”



魏征手执笏板行礼道:“非是因当年之事,当下断不是东征之时。”



温彦博下巴有些颤抖,言道:“当初隋帝东征,有多少将士埋骨辽东,将士埋骨异乡,尸骨不得还乡,有多少人家为此牵挂至今,魏征!你就没想过吗?”



眼看双方气势越来越凶,就快要吵起来了。



老先生年纪大了,就怕当场气得出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