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兄弟三人
的回礼准备回去了。



李百药对高昌王子道:“太子殿下得知高昌王礼佛,便给了诸多经书。”



高昌王子麹智盛笑着道:“太子殿下有心了。”



李百药又道:“此番回去,希望王子一路顺风。”



麹智盛翻身上马又道:“等回去之后,外臣自然会禀报父王,在长安遇到的种种事。”



看了看麹智盛装在几台车上的上万块肥皂,李百药再道:“有句话也是陛下想要劝谏高昌王的,还望王子代为转达。”



本就有些不耐烦了,高昌王子只想唐人的送别能够快点结束。



李百药道:“突厥与漠北的战事,乃是他们两地的恩怨,大唐只是劝和,还望高昌也不要插手。”



麹智盛点头,这才招呼着他的随从策马离开了长安城。



“李尚书,其实不用与他说这么多。”



闻言,李百药回头看去,见是许敬宗作揖道:“原来是许侍郎,现在应该叫许县丞了?”



许敬宗道:“高傲又自负的高昌父子,守着富裕的高昌,而不强兵,是取死之道,他们去插手漠北与突厥的恩怨,同样是取死之道,他们早晚都会自寻死路,与他说这些又有何用。”



“许县丞此话倒是点醒了老夫。”



别看现在的许敬宗是县丞,可他还是当年秦王府的十八学士之一,传言中太子与泾阳也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如此人物,即便是他只是个县丞,也不容小觑。



李百药道:“与他说得越多,他反倒是越在意。”



遥望这队高昌人离开的方向,走得远了,便觉得他们的身影越发恍惚,好似随时都会消散。



许敬宗又道:“泾阳还有不少事,下官就先告辞了。”



李百药作揖又问道:“许县丞如何确定,高昌定会自取灭亡。”



许敬宗走出城门昂首道:“自负自大早晚毁了高昌,这还需要理由吗?”



李百药站在城门前,稍稍一礼,便又回了城内,去了皇城禀报消息。



各国使者该走的也都走了,等李百药送来了回赠的礼单,李承乾看着道:“今天的典籍送出去有多少?”



“回太子殿下,多是儒家经典。”



“使者们收到回赠之后心情如何?”



李百药又道:“他们说当今天可汗陛下英明神武。”



李承乾缓缓道:“今年回赠的贺礼比往年缩减了许多,他们应该说大唐小气才对。”



李百药讪讪一笑道:“这种话,使者们也不敢当着唐人说,也不敢在长安城这么说,比之往年,依殿下的安排,丝绢丝绸送得少了,送的儒家经典更多了一些。”



听着他的工作汇报,总体上很满意。



李承乾将手中的礼单还给他道:“余下的事情,还请礼部主持。”



“喏。”李百药收好布绢走了两步,便又匆匆回来道:“臣还有一事想问。”



“你说。”



“听闻太子殿下要推迟冠礼,臣问了陛下,陛下也说让太子殿下做主,敢问是哪一日较为合适,礼部都是要提前准备的。”



李承乾还在忙着整理卷宗,一边道:“不用着急,你先回去忙吧。”



“喏。”



李百药躬身行礼。



半月之后,互市之策给朝中带来了五千余贯钱的收入,这无疑是给朝中提了一口大气。



房玄龄站在陛下面前,禀报着事情前后来由,道:“陛下,大朝会还未开始时,各国使者刚刚到长安,许敬宗便一直与诸国使者走动,还卖出了不少肥皂。”



说着话,他又递上一份奏章给陛下看。



李世民一边看着卷宗,示意他继续说。



房玄龄又道:“高昌王子买了一万块肥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