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三十章 五体投地的宰相们,基础改革进行中


李岘领命道。



“卢尚书,整饬吏治,要持续不断。考核严谨,那些收受贿赂的县令郡守,在此时期当用重典。那些因死于豪强之手的县卒,也重赏其家属永业田。”



李瑄将善后的事情交由卢奂。



至尊锦衣卫那里,单独进行抚恤事宜。



将除贱为良当做一场战争,将每一名战死者,视为为国捐躯。



大唐月报会寻找一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以慰军心,以宽民心。



“臣遵旨!”



卢奂领命。



“裴仆射,关中各地送来的资产,入粮仓、左藏库。黄金、白银则重新熔炼,按照十斤一块的金条,一斤一个的银锭标准,储存至金库、银库。”



李瑄将这件事情交代给尚书左仆射裴遵庆。



自李瑄为天策上将、秦王起,就开始储存金条、银锭。



不论是吐蕃、回纥,以及各番邦的进献,还是李瑄从西域运来的黄金,亦或者原本储存的黄金白银,都重新熔炼。



按照十斤、五斤、一斤、五两、一两的标准熔炼,打上官印,日期。



另外,诸金矿所得黄金,也直接熔炼成金条储存。



那些金银首饰、器皿,如果没有艺术价值也熔炼掉。



在大唐有一个非常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金银一直是贵族的玩物,很少作为货币去流通。



大唐更多的是绢钱交易商品,老百姓也只使用绢钱。



足够多的金银储备,才能支撑将来的货币体系。



大唐的金银是不多,但大唐可以用丝绸去换胡人、外国的金银。



而且大唐控制呼罗珊地区,那里有探明的金矿、银矿,大唐也能分一杯羹。



在剿灭豪强的过程中,获得大量金银珠宝是一定的。



“臣遵旨!”



裴遵庆领命。



“现在长安升米多少钱?”



李瑄问李岘米价。



安史之乱后,长安米价居高不下,李瑄隔几天就会询问一次。



“回至尊,米价已落至升米二十文,虽不如开元鼎盛,但已回到天宝初年,民间都在称赞至尊的英明。”



李岘向李瑄禀告道。



除贱为良引起动乱是一定的,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



士族、大族,在这次动乱中必然又是一次重创,带来的冲击不亚于武则天时代。



李岘虽是士族,然问心无愧。



追随至尊的脚步,即便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



这个时候,李岘也不得不佩服至尊的用人之道。



中书省、门下省的长吏、次吏。



六部之中,尚书、侍郎、郎中。



九卿、五监的长吏、次吏。



御史台!



几乎清一色是李瑄的嫡系,或者向他缴纳投名状者。



或许他们也有家族、姻亲田连阡陌。



但在士农工商的时代,损失土地不算什么,最重要是身居高位。



他们还有升迁空间。



毕竟在宰相之中,有两位年事已高,随时可能作古。



五相制已经确定,轮流执掌政事笔,届时必然还会重新任命宰相。



正因为李瑄对军权和朝廷大局把控严密,才使京兆府在这么快的时间完成除贱为良。



“不错。以后常平粮价,尽可能控制在十五文至二十文。”



李瑄点了点头。



今时不同往日,粮食价格不能低到离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6)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