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琛第一时间来拜见正割麦子的李瑄。
他现在还不是军使,朝廷的诏书还未下达。
这种情况,只要李广琛资历够,有战功记录,是不会拒绝的。
积石军无将,李广琛必须来坐镇,否则李瑄无法回湟水城。
“积石军是边塞重镇,随时出入九曲之地,是地位仅次于石堡城的门户。士气很重要,许括的前车之鉴,可别去尝试。”
李瑄放下镰刀,向李广琛缓缓说道。
李广琛,先天元年出生,开元二十三年智谋将帅科登第,是一个很有谋略的将领。
“末将谨记!”
李广琛一向看不起许括这样的将领,并引以为戒。
“吐蕃在我积石城大败,可能会不甘心复仇而来,边境之防,责任众大。若敌少,可出击。若敌多,则拒守求援。如果吐蕃有引诱之嫌,要慎而又慎。我会留下一千匹战马,批积石军建立一千骑兵,以作机动!”
李瑄在临走前,向李广琛郑重提醒。
“多谢将军,末将必恪尽职守,为国守边。”
李广琛很激动,一支军队若是无骑兵,会相当被动。
身为陇右群牧使的李瑄批准他组建一千骑,有很大的游弈空间。
他内心赞叹李瑄不愧名动天下的名将,深谋远虑。
许多人得知李瑄年龄后,会本能地轻视。但真正谈论的时候,就会觉得李瑄谈吐心思缜密,不要说武夫,就是文官也远远不及。
大军携带战马,渡黄河。
为积石军留下五十只牦牛,其他的牦牛带回湟水城。
积石军士兵在黄河边相送,期盼李瑄能再临积石军,带领他们立下战功。
……
数日后,李瑄回到湟水城。
“我看过战报,七郎之勇,遍读书史,无迹可寻!”
皇甫惟明亲自到府衙门口,将李瑄迎入。
“我朝亦有勇武非凡者,我没什么可以称道的。”
李瑄落座后,回复一句。
当伏击成功,强弩手起身大呼的那一刻,吐蕃骑兵注定败北。
和贺兰山西部的高坡之战,完全不是一个烈度。那一战,李瑄筋疲力尽,已经坚持不了多久。
“我已上奏圣人,等长安的诏书到来,我要恭喜一位大将军!”
皇甫惟明意有所指地说道。
大将军,为正三品。
李瑄现在是从三品。
这半级距离,身份就如四品到三品的差距。
因为唐代的职事官,哪怕是宰相,也只是正三品。
唐代二品、一品的职事官,都是养老的,朝堂都不用去。
“不敢当,皇甫帅是节度使。陇右立功,皆在于您!”
李瑄向皇甫惟明说话的时候,心中却想起李适之的话。
当李瑄有上将之势,自己就罢相。
从灭突厥高坡之战,擒拿双可汗,到擒海贼吴令光,再到今日的积石军麦田之战。
虽然经历的战斗不多,但俱为大战,皆大获全胜。
他门荫入仕,以禆将出身。
如果李瑄年纪够,毫无疑问可以出任节度使。
李瑄的年纪会让李林甫等朝臣阻止他成为上将。
因为他们只需要一个借口,未及冠,年龄不够。
但李瑄为李隆基画了很多大饼。让李隆基有很强烈的重用之心,多次以霍去病为例子,来提醒朝臣。
李瑄虽远在陇右,却大概知道李适之会如何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