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四百七十一章 血肉铸造的长城
门,都要提前布局。



民间的报社、商行、舞厅、黄包车行等等,也要早做安排。



而眼下就是最好的机会。



华界、日租界掀起的战事,让数不清的难民逃窜进入了英法租界,突然涌入进来的庞大人口,势必会让政府机构难以运转。



扩招已经成为了必然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以金钱、人脉开道,想要将他手下的人员,有条不紊地安排出去,还是有些可行性的。



和郑耀先会面的经过很顺利。



听闻到叶少鸿的想法,郑耀先也是支持的。



他帮着叶少鸿完善了计划,然后两人约定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就直接分别了。



……



三日后。



一个不好的消息突然传遍了英法租界。



经过几日的艰苦战斗,原本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的国军,在东洋人海陆空庞大力量的配合下,已经逐渐出现了颓势。



战局开始逐渐向着防守转换。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淞沪会战,国府投入了近70万军力,去正面对面东洋人的25万人。



从数字上看,国府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可最后我们还是输了。



为什么呢?



因为这场战斗本身就是不公



()



第四百七十一章 血肉铸造的长城



第(3/3)页



平的。



是农业国对抗工业国的战斗。



黄浦江畔的防御阵地上,国府的将士们,一边要对抗东洋小鬼子的疯狂反扑,一边还要躲避黄浦江口的东洋舰队的炮火侵袭。



舰船火炮可不同于陆地火炮啊,更不是重机枪、迫击炮能相比的。



舰船火炮一发炮弹炸落下落,国府的将士会整排、整班地一起死去,而东洋人的三艘航母战斗群里,还有数百架飞机。



路上还有六百多的坦克。



这些钢铁怪兽,参加淞沪抗战的战士们,根本就没有合适的武器进行对抗。



叶少鸿记得,前世他曾经看过一部名叫《金陵、金陵》的电影。



里面的国军将士们,没有对抗坦克的武器,只能一个排一个排地战士排成一列,借助着前方战友死去的那一刹那进行防守推进,以生命为代价,去靠近敌人的坦克。



靠近以后,再用成捆的手榴弹,对敌人的坦克进行爆破清除。



炸毁敌人一辆坦克,往往就要付出几十人的代价。



而这样的拼死战法,现在已经出现在了淞沪战场上,最为让人悲痛的是,如此情景,每天每一刻都在发生。



600余辆坦克,需要数万将士,用生命去炸毁。



海边的舰载炮火、天空的飞机,也在时刻收取着我抗日志士的性命。



淞沪会战的失败,不是表面的字数而已。



是时代的悲哀。



也是中华儿女永生永世不能忘记的痛苦回忆,是不能被磨灭的历史。



前方的噩耗不断传来。



一个师一个师的将士被拉上前线,一个师一个师的将士们又倒在了战场上,他们用血肉在华夏的东南沿海,铸造出了一座钢铁长城。



叶少鸿他当然也不能冷眼旁观。



他一直在忙碌安排。



为现在、为未来。



还好,这种等待没有持续多久,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肖正国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



虹口租界入海口的地下管道拦路障碍,终于被清除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