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34章 历史的蝴蝶效应
在美苏等强国陆续投建,期间全球共有38台机组投入运行。



1966年~1980年为核电站高速发展阶段,更加经济安全的第二代核电站成为欧美工业化进程中能源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美国轻水堆核电的经济性得到验证之后,形成核电厂建设的一个高潮,期间全球共有242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西德、日本、巴西等国也加入了发展核电的行列。



从1981年开始,进入了滞缓发展阶段,因为发达国家减速导致需求下降。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影响,那就是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公众对核电站抵制情绪增加。



所谓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便是1939年3月28日凌晨4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第2组反应堆的操作室里,红灯闪亮,汽笛报警,涡轮机停转,堆芯压力和温度骤然升高,2小时后,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从最初的清洗设备的工作人员的过失开始,到反应堆彻底毁坏,整个过程只用了120秒。6天后,堆芯温度才开始下降,蒸汽泡消失,引起氢爆炸的威胁免除,100吨铀燃料虽然没有熔化,但有60%的铀棒受到损坏,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



事故发生后,全美震惊,核电站附近的居民惊恐不安,约20万人撤出这一地区。美国各大城市的群众和正在修建核电站的地区的居民纷纷举行集会示威,要求停建或关闭核电站。



当然了,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和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比起来,那就是弟弟了。



美国的三里岛核电站事故是五级,而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则是最高级别第七级。



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将通货膨胀都算进去,足足造成了两千亿美元的损失,可以说是近代历史中代价最‘昂贵’的灾难事件。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称作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而普里皮亚季城因此被废弃。



那辐射危害展现得淋漓尽致,导致事故后前3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15年内有6~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程度的辐射疾病折磨,方圆30公里地区的11.5万多民众被迫疏散。



原时空,就有很多人认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苏攻美守态势下发生局势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