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879【妇人之见】
,最后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宁太后信服地说道:“郡王言之有理。”



“财自然是指黄白之物,或许在很多大儒看来谈论金银俗不可耐,但是陛下您不能那样想。”



陆沉放缓语气,解释道:“将士们的饷银、赏银乃至抚恤银子,单看每一笔不算多,加起来却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除此之外军械、甲胄、药品、粮草以及民夫和杂役各项支出,还要考虑到那些贪腐官员上下其手中饱私囊,若是事先没有一个预估和准备,一场战争或许会拖垮一个国家,这就是先贤所言穷兵黩武。”



宁太后听得有些头疼。



陆沉观察着她的神情,继续说道:“至于器,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括,比如将士们手上用的兵刃、身上穿的甲胄、守城和攻城时用到的各种器械,对于军队实力的提升不容小觑,但相对于前两项,这些东西只要交给可靠专业的人去做,便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宁太后沉吟片刻,逐渐品出陆沉的言外之意,试探性地问道:“看来郡王已经有了定计?”



陆沉答道:“陛下若相信臣,可以让臣尽快返回江北统筹练兵,臣保证景军南下之时,等待他们的至少是二十万敢战之兵。”



宁太后没有迟疑,颔首道:“这是自然,哀家原本就打算等山陵葬礼结束,便让郡王带着麾下骑兵返回。”



“多谢陛下信重。”



陆沉微微垂首,继而道:“不过臣还有句话想说,国力固然是应对战争的基础,不代表国力更强的一方就一定能取胜。比如当年河洛失陷前夕,大齐在泾河防线仍然有近三十万大军,论国力财赋更碾压北方三族,最后的结果无需赘述,大齐险些社稷倾覆。究其原因,一个强大的王朝往往是内部出现问题,才会让异族找到可乘之机。”



宁太后稍稍沉默,然后正色道:“哀家明白了。郡王且安心,你在边疆领军作战的时候,哀家保证朝中不会有人拖后腿,若有人胆敢破坏抗景大局,哀家绝对不会饶恕他。”



陆沉颇为感慨,郑重地说道:“上下同心,三军用命,大齐必胜。”



宁太后微笑道:“哀家对此坚信不疑。方才郡王提到的三条给了哀家一些提醒,既然这场大战无可避免,那么朝廷理应从现在就开始准备。哀家身为太后当以身作则,号召朝野上下开源节流,尽可能充盈国库储备粮草,为前线将士提供更加坚实的后盾。同时哀家会选调一批年轻有为的官员,北上边疆充实各地官衙,从而能更好地安抚民心,免去将士们的后顾之忧。”



这大概就是举一反三。



陆沉心中暗叹,起身拱手道:“陛下圣明,此乃大齐之福。”



“坐下说话。”



宁太后笑容恬淡,温言道:“郡王一席话让哀家获益匪浅。”



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君臣,但是两人的谈话非常和谐。



小半个时辰过后,商议完一应细节的陆沉行礼告退,宁太后则陷入长久的沉思。



不知过了多久,内侍省少监苑玉吉出现在殿内。



他先是向宁太后汇报肃清宫闱的收尾事宜,然后欲言又止。



宁太后见状便平静地说道:“有话直说便是。”



“是,娘娘。”



苑玉吉小心翼翼地说道:“奴婢身为宫中内监,不敢亦不能妄议朝中大事,只是奴婢深受大行皇帝与娘娘之恩,近来反复思量以致惶恐不安,只能斗胆建言。淮安郡王权柄深重,不说他在江北的根基,如今在京中亦有多方牵连,娘娘又授他提督江北军务之权,恐怕……”



后面的话终究说不出口。



宁太后沉默不语。



苑玉吉心一横,鼓起勇气说道:“奴婢这些天回想前尘,淮安郡王调定北军和飞羽军南下,又提前安排人控制京城东门,这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要么他提前察觉李适之的阴谋,要么他本就有……有某些打算,无论是哪种可能都非人臣所为,恳请娘娘明鉴。”



“好了。”



宁太后面色微冷,缓缓道:“这些话往后不要说了。”



苑玉吉嘴唇翕动,跪下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