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章 包场
举凡聚居之地,必生坊众娱乐。



香江在六十年代尾,人口已经逼近四百万,戏院开了超过一百家。



十几年过去,时至今日,城市的人口和戏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



一批新式戏院替代了过去的旧式戏院。



其中就有位于秀茂坪的后起之秀——金茂坪戏院。



金茂坪戏院开幕于1978年,当时邀请了一众影视红星亲临现场剪彩,场面宏大。



戏院是单幢式建筑,影厅座位逾千,划分成堂座和超等座。



堂座再分前、中、后座,票价十几块,超等座二三十块。



“装修这么豪华,也算是秀茂坪的地标之一了。”



翟远来到金茂坪戏院门口。



外面摊贩云集,卖竹蔗、鱼蛋、炒栗子不一而足,吆喝声响成一片。



这年头看电影还属于奢侈活动,屋邨普通人家,平均几个月才进一次戏院。



但架不住城市人口基数大,市民们轮换买票,也足够戏院保持盈收。



买了张正上映的《奇门遁甲》电影票,翟远走进戏院。



一进大厅,首先映入眼帘是头顶壮观的水晶吊灯。



大厅有专门的检票人员,看过票根后指引观众进入影厅。



“照这个模式经营下去,过不了几年,这类所谓的新式戏院就要全部玩完。”



翟远四周围看着,发现金茂坪这种新式戏院,对比旧式戏院,只在装修和设备上有优势,经营理念还是旧戏班那一套。



说起来有上千个座位,却全部挤在同一个影厅,每场只放映一部电影。



全靠影片质量留客,营商风险高得吓人。



就拿影厅里,现在正在放映的这部《奇门遁甲》来说。



这部电影在翟远心目中,算得上是港产动作片里奇思妙想的典范,但如今在千人戏院里,上座率估计只有百分之二三十左右,大量空座被白白浪费。



“幸亏现在港片还能打,这要是只给你上一部《逐梦演艺圈》,戏院老板不得赔死啊!”



翟远觉得立法会那群当官的,还是比商人看得长远,否则也不会通过迷你戏院的法案。



可惜现在是商人看不起迷你戏院,觉得座位少就赚的少,何况转型就意味着舍弃现有的成就,又有几个人狠得下心来。



“还是我这种打光脚的好,没有顾虑,干就完事了。”



翟远在影厅待了几分钟,没有继续把电影看完,重新返回大厅的检票处。



他拉住个检票员问道:“你们经理在哪?”



检票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闻言还以为翟远对戏院服务不满。



她露出职业化笑容:“先生你好,经理现在有其他事忙,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你帮不到我的,姐姐~”



翟远冲她笑了下:“我要跟你们戏院谈合作,麻烦你请经理过来。”



检票小姐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翟远,很难相信这么个小年轻能谈什么合作。



“你是不是想在戏院门口做生意呀?”



检票小姐突然压低声音,凑到翟远跟前说道:“看你年纪还小,姐姐跟你说,这种事不用跟戏院商量的,你自己把摊位支起来,戏院派人过问,你就厚脸皮说已经交过摊位费,他们通常不会为难你。”



你人还怪好嘞。



翟远觉得小姐姐心底很善良,要不是身材不符合自己审美,还能交个朋友。



可能也是他今天穿的寒酸了点。



旧衬衫配短裤,手上提个黑色塑胶袋,脚下趿拉着一双赵美珍纳的手工布鞋,形象跟戏院的其他观众格格不入。



毕竟其他观众个把月才看一次电影,来的时候都梳洗打扮的非常齐整,仪式感十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