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章 第二桶金
/>


翟远印象里,第一次进录像厅是在上一世九十年代的中期。



那时候他还很小,被福利院的大孩子们蛊惑,带着院长给的十块钱新年红包,跟他们七拐八拐钻进一条小巷,进入一个阴暗潮湿的房间。



当时录像厅放的电影大多是港片,陈家驹、黄飞鸿、小马哥、赵山河在银幕上交替出现。



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你问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



因为后来有一次翟远在录像厅沙发上睡着了,再醒来已经是夜晚。



银幕上看不到白天的刀来枪往。



只有一男一女,宛如乡下的水牛架在一起,女的发出杀猪般的嚎叫,男的像风箱般喘着粗气。



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场地是一定要租的,最好有两到三间公屋,否则腿都伸不开。”



“电视和录像机成本太高,而且万一损坏,血本无归,要想想怎么省这笔钱。”



“申请牌照应该不难,挂上茶楼招牌,喝茶送电影票能规避些风险。”



“还有电影版权……算了,这个不在考虑范围。”



一部电影的授权费动辄几万十几万,就算翟远有钱也不打算掏。



知不知道铁公鸡的含金量?



翟总当年看网文都是download盗版txt格式转到mp3上,要不然一千度近视怎么来的?



“真不给放映许可就自己拍!扑你阿母,我亲自上阵做三级片男主角!”



这么看来,最大的成本压力除开场地,就只剩下电视和录像机这两项了。



翟远咬着笔头,琢磨怎样压缩成本。



电视机还稍微好点,本土已经有山寨工厂,搞出来几百块的彩色屏幕。



录像机则不同,家庭款在欧美才问世才五六年,传到香江时间更短,连磁头都要用到钛金属,正儿八经的高科技产品,价格昂贵。



“如果是租呢?”



翟远又想起刚才在电器城买电视机时,跟经销商的对话。



此时的香江的租赁业务非常蓬勃,很多小店自己拆资买商品再反租出去。



小到报纸、漫画书,大到家电、汽车,一应俱全。



其中就包括了电视机和录像机。



去年还有一则较为出名的新闻,巨星谢四哥的妻子狄波娜给科艺公司做租机广告,还引起了一批租机潮。



不过租机很不划算。



比如一台电视机售价一千块,需要跟租机公司签订合同,每个月缴纳一百块租金,至少租满十二个月。



租约期满后可以选择多花两百块,将这部机器买下来,总价也从一千变成一千四百块。



但翟远真正看中的,并非便宜的月租。



而是即便在租机阶段,机器故障依旧享受免费的保修服务。



“如果我租一台新机,再搞一台故障机,然后将两台机器的零件互换,拿着故障机去维修或者退货呢?”



至于故障机从哪里来。



翟远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小时候经常看见的一幅画面。



一个穿着汗衫的男人踩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高价回收旧空调、旧冰箱、旧电视机、旧洗衣机……”



只有真正了解过的才知道,这些回收家电的垃圾佬有多赚钱。



旧家电除了能维修后二次售卖,还能单独拆分零件出售,再不济也能把其中的贵金属元器件拿出来冶炼。



赶上一波家电下乡的政策,光是骗补贴都能吃得满脑肥肠。



想到这里,翟远突然觉得开录像厅没那么香了。



就好像他本来只想点个快餐,结果一开门,外面站着一哭二闹老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