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衰弱后,郑国这个墙头草马上倒向了楚国,宋襄公很生气,说我们都是中原国家,不团结一致,你还去帮南方蛮夷,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派兵攻打郑国。
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大将成得臣(字子玉)救援,子玉建议直接打宋国,围宋救郑,于是带着大军直接出击宋国,宋襄公只好撤军自保(这个比围魏救赵要早很多)。接下来这场宋楚之战发生在泓水河,史称泓水之战,宋襄公“成名战”,也是人生中的最后一战。
由于周朝推崇礼乐,因此在春秋初期的战争仍然讲究规矩和礼节的。打仗前要先下战书,战书语气还不能强硬,要温柔的相邀,约定好时间地点,双方打仗时要布好军阵再开打。赢的一方也不能追杀输的一方,如果有白头发的士兵,不能俘虏,这种友好的作战环境,我还是挺喜欢的。宋襄公觉得自己是贵族,更要遵从这种礼数。
在子玉领兵渡过泓水的时候,宋国军队早在对岸布好军阵,目夷建议:“楚国兵多,我们兵少,趁他们渡河的时候灭了他们。”宋襄公不同意,说:“瞎说,你怎么这么没规矩,他们还没过完河呢,现在打他们不是坏了礼数吗,我们可是仁义之师,怎么能搞偷袭。”
等楚军过河,目夷又劝说:“现在可以打了吧。”宋襄公又拒绝了,说:“不行啊,他们还没列阵呢,等他们排兵布阵弄好了,我们再光明正大地决斗。”等楚军准备好,双方开战,人数占优的楚军立马打败了宋军,宋襄公的大腿还中了一箭,宋国这次损失惨重。
宋国人埋怨宋襄公不听目夷的建议,宋襄公还教训说:“仁者不打受伤的敌人和白头发的老人,古人打仗不会靠险要地形取胜,就算宋国要灭了,我也不忍心打没有布阵的敌人。”目夷受不了宋襄公的迂腐,终于爆发了,说:“打仗就是奔着取胜去的,都像你讲的,直接去当奴隶好了,还打个毛。”宋襄公伤重身亡。
在泓水之战的第二年,宋襄公旧伤发作,不治身亡,用性命给自己的仁义买了单。
对宋襄公的评价无非是两个词语,仁义、愚蠢。下面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宋襄公既不仁义,也不愚蠢,只能算是个志大才疏的人。宋襄公当太子的时候,以让国为自己挣下了一份名声,要知道宋国是礼仪之邦,身为嫡长子的宋襄公让位给庶兄目夷,目夷不可能答应,即使目夷答应,宋国上下也不会答应。而后霸主齐桓公步入老年,竟放心不下储君,将其托付于宋襄公,宋襄公看出了齐国霸业崩塌的端倪。
齐桓公逝世,齐国果然发生内乱,宋襄公出了点小力,帮助公子昭拨乱反正,赢得了第二份名声。当时,秦晋两国要应付外敌,并且国内适逢饥荒,两国之间也频繁为了抢粮交战,齐孝公是自己一把手扶上台的,南楚本是蛮夷,中原诸侯都不认可,于是宋襄公萌生了一个念头,复兴殷商!可能这个想法一直存在于宋国的历代君主,然而宋国毕竟是个小国,封地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起事难度太大,但到宋襄公时期,可以说是天赐良机。
宋国本身实力不强,那靠什么来号令诸侯呢,宋襄公想想也只好打着“仁义”这个名号来做盟主,说宋襄公其实并不仁义,是因为他为了震慑小国,把他国国君处死祭河,还派兵攻打不服气的小国,说宋襄公并不愚蠢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利用有限资源,但是宋襄公只走对了第一步。
当时宋国若想称霸甚至复兴,唯一的道路是在第一步以“仁义”之名会盟后,联合自己扶植的齐国,安心积蓄力量,先行仁义之师,后行不义之事。然而宋襄公急功近利攻打郑国引起了祸端,至于宋襄公为什么要坚持作战礼数,我觉得他确实是想靠着堂堂正正的战争来复兴殷商,或者说他其实并没有其它谋略,所以我说他是志大才疏。
自泓水之战后,商周以来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正式落幕,之后的战争诡谲莫测,为了胜利无所不用极其。可以说之前的战争,是国与国为了解决政治、领土争端的一种手段,只是分个高下,点到为止,之后战争中的杀戮愈演愈烈,战火越烧越大。
下面再解释一个疑问,为什么宋襄公这种实力能评上“春秋五霸”,在他那个年代,实力最强的应该算楚国的楚成王。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霸的说法来自于唐代司马贞撰写的《史记索隐》,《史记索隐》是对司马迁《史记》的注解,内容来自于《史记》,司马迁和儒家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之前已经解释过了。
再看儒家,创立人孔子(祖籍宋国),颜渊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以及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回:“克己复礼为仁。”儒家整个思想文化都贯穿了“仁”,“礼”二字,因此儒家名作《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