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96章 布局北京
留在北京。



这并不是李弘壁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因为大明发展至今,其实还和以前没什么变化。



发展也发展不起来,百姓富裕也富裕不起来,朝廷还是征收不上赋税。



问题关键就出在这征税之法上面!



征税之法,其实就是商税。



而大明王朝现在,却是根本没有商税这个概念。



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他大力发展农业,不断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帮助更多人脱离食不果腹的困境,成功使得大明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上亿亩,养活了更多百姓。



但是,正因为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太祖朱元璋又制定了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大明商业发展,将商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商人流动性过强,为基层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甚至朱元璋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进行海外贸易,也就切段了大明与世界各地的联系,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限制商品流通,也是为了重农抑商。



在这种大背景下,大明朝的税收主要是由农业支撑,根本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税体系。



或者说,没有人重视商税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



因为历朝历代都一直推行的是“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所以自然视农税为重中之重,反倒对商税看不上眼,甚至还极力打压商贾。



发展到现在,朝廷主要的税收来自农税与盐税,其他商税、矿税等杂税只能说聊胜于无。



农税与盐税,也就成了大明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是,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包括永乐皇帝钱袋子夏元吉在内,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工商业一旦兴起会有多么庞大的力量!



别的暂且不提,一旦进出口贸易成熟,朝廷单单建设一个海关关税,就足以养的起整个大明的全部军队,更何况是全国的工商业税收!



前宋以半壁江山的岁入,那都是大明的几倍,靠着海上贸易赚取的利润,硬生生坚挺了上百年之久,还养活了好几个蛮爹!



都说以史为鉴,大明的精英们不少,为何就看不到这工商业的力量呢?



或者说,他们早就看得到,也很清楚这工商业的力量,只是从来没有当众宣扬!



因为,他们想要独吞这份惊天利益,而不是把这份利益交给朝廷!



每一个富商巨贾背后,都会站着一个大人物,站着一位达官显贵,而这些商贾赚取的利润,大头也全都落入了他们手中。



金陵南京城如此,北京城亦是如此!



那各地州府呢?



难道就不是这样了吗?



官员缙绅一边怒骂商贾追逐名利,是满身铜臭的卑贱之人,一边又从人家身上强取豪夺,吃了个满嘴流油!



尤其是江南士绅!



江浙一带是为全国生丝生产中心,苏州“家杼轴而户纂组”,织造花罗、素罗、缎、绸数十种,杭州成为各地“大贾不远千里而求罗、绮、缯、帛者必走浙东”的基地,嘉兴“蚕桑组绣之技衣食海内”……



毫无疑问,江南手工业极其繁荣发达,但是偏偏朝廷却收不上来赋税!



江南士绅,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士族,而是一整个群体。



这些江南的士族大族,通过科举制度不断将族内杰出子弟输送到朝堂之中,让其在朝堂之上为自己代言,而地方上则是存在着盘根错节、犹如老树根一般的利益输送网络,牢牢的控制乡野府县一方,犹如一颗颗吸食在这个王朝身上的毒瘤,不断的吞噬着这个大明王朝的气运。



他们不只是想方设法地侵占田地,更是将触角伸向了百姓的一切,比如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包括吃的穿的用的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全都这些江南士绅的掌控之中。



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来自于大明王朝对读书人的优待,来自于朝廷给予这些读书人的功名!



朝廷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