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季犛叹了口气。
他也算是一位枭雄了。
从外戚一步步开口夺权,然后趁着嗣君年幼直接谋朝篡位,将陈朝江山一举窃取到自己手中,成了开创新朝的开国帝王。
甚至为了稳住大明王朝,给大虞争取发展时间,黎季犛还向那大明来使阿谀奉承,献出大量金银珠宝和绝色佳人,这才总算是瞒住了大明,成功获得了大明宗主国的册封。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竟然还出现了一个漏网之鱼,以致于大明王朝勃然震怒,直接兴兵来攻!
黎季犛本来打算靠着安南多山林的有利地形,利对己军地形的熟悉,对明军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一步步将明军的粮道拖长,然后截断明军的粮道,只要做到了这一步,那明军没有粮食自然就会退去。
大明出动十几万大军讨伐安南,每天的钱粮花费那都是海量的数字,只要他凭借安南独特的地形与明人周旋,抓住机遇再打上几场胜仗,明军顶不住钱粮压力,会觉得打下安南得不偿失。
大明朝廷中的文臣缙绅这些反战派就会占据上风,到时候他黎季犛再低头认错,表示愿意对大明臣服,从此甘心做大明的藩属,大明王朝一定会顺水推舟与安南化干戈为玉帛,从此安南就会真正属于他黎季犛的。
事实上,只要让明军知难而退,那么安南就还是安南,他黎季犛就是安南的开国帝王。
结果这些该死的明军偏偏就是不上当,偏偏就他娘地不肯上当,以致于他只能率领大军在此地空耗着,跟明军对垒!
粮草消耗还是其次,主要是安南军内部军心不稳,安南国内也是叛乱四起。
继续这样拖延下去,都不用明军主动来攻了,只怕自己麾下大军就会不战自溃!
正当黎季犛想要下令主动出击的时候,一封紧急军情直接让这位安南枭雄如坠冰窟。
后方留守的官员紧急禀报,一支数万人的大明战兵在红河口登陆安南,而且那个该死的陈朝宗室遗孤陈添平就在其中,明军打着帮助陈添平复国的名义,已经已经席卷了整个红河平原,正在向着他所部杀来!
几座城池的得失,黎季犛倒是并不放在心上,只要安南百姓心向他,明军得到也不过就是空城,他随时都可以派兵前去收复。
但是现在问题就在于此,他黎季犛还真能够得到民心吗?
陈添平可是陈朝宗室遗孤,他黎季犛背地里做的那些勾当根本就经不起推敲!
更别提各地本就还有大量的陈朝遗孤臣在煽动叛乱,此刻大明王师打着陈朝宗室遗孤的名义,帮助陈添平复国,那安南百姓是选择相信他黎季犛,还是相信大明宗主国,相信那个陈添平呢?
傻子都知道,这些安南百姓会作何选择!
人家可是大明王师啊,而且又高举陈添平这杆大旗!
而且,真正让黎季犛恐惧的是,明军悄无声息的就从自己的大后方打了过来,不用想也能猜到明人是搭乘海船而来,难怪沐晟此刻统帅的明军故意摆出这副架势,自己分明就是中了明军的奸计!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此刻明军占据的红河平原是安南最大的产粮区,明军占据了红河平原就等于是截断了安南军的粮道。
他手下几万人马每天的消耗可不是山区那点可怜的粮食产量能够满足的,他们必须要想办法夺回红河平原。
黎季犛悲哀地发现,他现在有些进退维谷。
进则与严阵以待的沐晟所部决战,这似乎是对方求之不得的事情。
以安南军的实力那就等于是以卵击石,全军覆没只是时间问题。
退则明军肯定会衔尾追击,到时候很有可能撤退就变成了溃退,不但会面临前后夹击的绝境,而且军心士气将会瞬间暴跌,一样会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该如何是好?
黎季犛满脸绝望之色。
他从来没有想过,这场战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身为安南大虞王朝的开国帝王,这位安南枭雄头一次直面感受到了大明天朝的威严和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