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85章 草台内阁
才会在庙堂上明说殿阁大学士不得担任任何职位。



面对众人的表态,朱高煦也颔首道:“你们推荐的我已经记下,六军都督府没有能推荐的人吗?”



一时间,众人针对殿阁大学士的人争论不休,面对他们的举荐之声,朱高煦只是轻声咳嗽,群臣纷纷闭上嘴。



《大明报》一如既往的在开年第一日刊发,各地百姓都纷纷出钱购买《大明报》,即便贫困之人,也会几人凑在一起买一份共同观看。



“陛下,臣举荐御史薛瑄!”



由于徐硕是云南左布政使,故此将其调回北京担任正五品殿阁大学士后,朱高煦也要给予相应的补偿,最少不能让其生活出现什么问题。



殿阁大学士虽然等同皇帝的秘书处,但大体都是文官在担任,从未有武官担任大学士的说法。



他可以下放部分权力,但也要保证能收得回来。



只要控制好,不让内阁大学士有双重身份就行。



“赐徐硕、杨荣、杨溥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赐王回、薛瑄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



“陛下,臣亦举荐兵科给事中王回!”



不止是百姓,就连官员也毫不例外。



如此想着,朱高煦也缓缓闭上了眼睛,顺带松了一口气。



“既然如此,便选王回、薛瑄、杨荣、杨溥……徐硕。”



故此,殿阁之中如果再以他们为主,那就有点不太妙了。



车里府,作为去岁老挝土司与明军交战的主战场,此地的治安已经恢复太平状态,当地人口也在几次迁徙之中达到了二十万口之多,其中仅三分之一是汉人。



多出来的白衣,大多都被迁徙去了北边的普洱、昆明等府。



混凝土构筑的城墙给了景洪百姓安全感,而作为车里府衙门,府衙的修建也是以防炮工事的标准来修建的。



四尺厚、一丈高的混凝土院墙让人怀疑人生,而这其中则是生活着整个车里府衙门的数百名官吏,以及兵马司的二百兵卒。



正月的景洪气候还算怡人,与江南晚春的气候差不多。



坐在崭新的江南中式书房内,陆愈手拿着一份《大明报》,面前则是为其煎茶的年轻官员。



“朝廷重设殿阁大学士,看样子是群臣都担心陛下独断乾坤,所以想出殿阁大学士这个衙门来与陛下对话。”



陆愈评价着《大明报》中关于庙堂的事情,随后又在看到报纸上关于各种建设、经济政策时不免唏嘘。



“廷益,云南虽好,奈何地形过于复杂,你恐怕要与我继续困居山中了。”



面对陆愈的话,坐在他面前煎茶的那青年脸色如常,但一开口却字正腔圆:



“调不走就在这里做事,不管去到哪,终归要对得起身上这身袍子的。”



“呵呵……这也就是你于廷益能说出这话了。”



陆愈轻笑,而他所笑之人是去岁派来云南的一名御史。



“我于谦不在乎那些东西,只要俸禄足够养家,做事情问心无愧,那在哪里做事都一样。”



“有多大的本事,我便要办多大的事情!”



他话音落下间,茶也已经煎好,故而熟练的为陆愈斟茶。



看得出,两人已经相识许久,十分融洽。



作为常驻车里府的御史,于谦要在车里府任职三年才能被调换地方,而他麾下还有十余名御史走访。



对于他来说,陆愈是一个好官,所以他才能给陆愈一个好脸色。



换做一些他看不过眼的人,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他就是这样的人,性子直,眼睛揉不得沙子,但有有些迂腐,墨守成规。



“要我说,朝廷如果早几年在江南推行新政,你这脾气早就被磨平了。”



陆愈端起茶试探性抿了一口,确定不烫后才慢慢细品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