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72章 庙堂局势
,但凡想与宫廷讨价还价的存在,无不在短暂的猖獗后而消亡,尤其是宰相制被废除外,皇帝的权力更甚。”



“不过,这样的政治制度,也更为倚重皇帝的个人能力。”



“若是皇帝是高皇帝,当今天子,以及未来东宫那样的人,这自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可是,万一日后出了极个别能力平庸的皇帝,那整个庙堂都会跟随这个皇帝的能力而下降。”



“这样的情况,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皇帝强,则大明壮,皇帝庸,则大明庸。”



徐硕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蹇义听后微微颌首,没有做出评价。



过了片刻后,蹇义才缓缓开口道:



“你说的有一番见解,国朝与前朝历代不同,前朝历代皇帝但凡平庸,尚且能有宰辅扶持,即便王朝衰弱,也能在贤臣辅佐下挽回,可国朝却倚重皇帝个人能力。”



“我年纪大了,左右不过就是侍奉三朝罢了,但你不同。”



“你才是弱冠,未来仕途之路还很漫长。”



“有的时候,要学会审时度势,不要一味的认死理。”



蹇义在隐晦告诉徐硕,皇帝强则依附皇权,皇帝弱则是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为了站队而做事。



“学生受教……”



徐硕闻言自称学生,蹇义闻言也停下了脚步,因为他们已经绕着县衙走了一圈,又重新回到了书房的门前。



驻足片刻,蹇义走进了书房之中,徐硕也跟随走了进去。



二人的对话不算深奥,完全是徐硕个人的见解加上蹇义的点拨,但即便如此,还是将如今大明庙堂的一角给揭开了。



朱元璋、朱棣与朱高煦,他们爷孙三人无疑是过去一千六百余年皇帝中,君主制集权的巅峰者之一。



碰见他们三人,算是明初士大夫和武官们倒了血霉了。



这一感触,此时此刻的解缙、杨士奇等人无疑体会的十分深刻。



历经四个月的风尘仆仆,他们总算在冬月十七赶回了南京,数百名北征文官,几乎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圈,好似一帮从草原逃难而来的难民。



“你们这速度太慢,俺已经回来这么久你们才回来,这么多政务都让俺一个办了,殿阁大学士是干什么的?”



武英殿里,朱棣看着解缙一群人,脸上带着几分怒意,可心里却笑得十分高兴。



“臣等愧对陛下信赖……”



面对朱棣的“生气”,解缙等人只能无奈躬身作揖,即便没错也要承认自己犯了错。



北征前他们好不容易养得皮肤白皙,身材匀称或圆润。



北征结束后,此刻的他们整个人肤色黢黑,脸颊凹陷,浑身无二两肉,风大些似乎都能把他们吹着走。



即便被朱棣如此折磨,他们却不能说什么,毕竟皇帝都亲征吃苦了,他们一群臣子又能怎么说?



“下次科举,将马术作为硬性的要求,俺不希望庙堂上是一群连君子六艺都掌握不好的儒生。”



朱棣依旧在嘲讽他们,可他们还得陪着笑脸。



瞧着这一幕,坐在一旁的朱高煦轻笑着起身,算是救了这群被说的面红耳赤的儒生。



“陛下,播州杨氏接受改土归流,这对朝廷是好事,贵州三司也可以设立了。”



朱高煦一开口,原本还面红耳赤的解缙不得不抬起头来,勉强作揖道:



“陛下,中卷范围凭空多了一省,自然会导致中卷名额拥挤。”



“臣以为,南北中三卷都应该增加录用进士名额。”



虽然已经虚弱的说话有气无力,可解缙依旧在上疏争夺未来的权力。



“名额无需增加。”



朱棣还未开口,朱高煦便率先说道:“朝廷不过百余府,百余州,千四百县,四百余卫,三百余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