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49章 朝日孝子
/>


李褆不过十二岁,因此派他前来,只是为了表示朝鲜对大明外交的最高礼仪,真正主事的人,是朱棣的老朋友权近。



权近五十有三,曾经在洪武年间两次参加大明科举,并夺得乡试第二名。



如果不是受限于年龄不足,兴许他早已在高丽灭亡前担任大明官员了。



虽出身朝鲜半岛,但权近却有一种君子之风,在高丽时就对北元嗤之以鼻,多次谏言北元乃胡,高丽理应向明的谏言,并在洪武二十二年得到了出使大明的机会。



后来朝鲜建立,李成桂一派虽然迫害他,但因为他亲明派的关系,倒是没有伤害他性命,反而在朝鲜需要大明支持时被委任出使大明,并巧妙缓解了大明和朝鲜的关系,被朱元璋称为“老实秀才”。



正因朱元璋的青睐,权近虽说屡遭弹劾,但依旧屹立不倒。



等到李芳远上台,更是册封权近为吉昌君,以此彰显他倾向大明的政治意图。



不过倾向是一回事,关系利益又是一回事。



历史上的李芳远亲近朱棣,主要是因为赐土和大明承认李芳远身份的原因,而眼下大明不仅和朝鲜有土地纠纷,政治上也不承认朝鲜历代君主为国王,经济上更是因为大明直接开设对日市舶司,致使朝鲜的二道贩子经济难以维持下去。



在这样的困局下,朝鲜必然要寻求出路,而权近的肩头便挑着这副担子。



“下国臣子权近,参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与东察合台汗国的马哈麻等人不同,由于权近的身份特殊,因此他得到了朱高煦的召见。



他跪在春和殿内,毕恭毕敬的对朱高煦行着五拜三叩之礼。



“赐座。”



“臣谢殿下恩典……”



上首位的朱高煦开口赐座,权近也老老实实的谢恩。



待他入座,他这才隐晦打量起了朱高煦,打量着这个靖难之役首功,依托关外之力压制朝鲜的大明太子殿下。



他在打量朱高煦,朱高煦也在打量他。



说实在的,朱高煦了解权近并非是因为他的才学出名,而是因为权近所写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奉使录》,是北元及明清史料中,最早记载朱棣与马皇后关系的外国史料。



他在洪武二十二年时出使大明,一路北上的同时记载了北方大地的人文风景,并在抵达北平时见到了当时还只是一个燕王的朱棣。



凑巧的是,作为高丽使臣的权近在求见朱棣时刚好是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因此他的求见被王府长史婉拒,并表示这一天不受礼。



权近在北平待了三天,直到七月十八日才准备辞别朱棣,却正好碰到朱棣和朱高炽他们三个王子去佛寺烧香。



权近询问过后,才得知这一日是先太后明忌,也就是马皇后生前的生日。



正因如此,权近的书正好佐证了朱棣的母亲是马皇后,因为明忌正好对上了马皇后生日,中元节祭祀马皇后的记载也在洪武年间常有。



一篇外国史料,反倒证明了朱棣是马皇后之子的身份,毕竟没有人会在中元节不祭祀自己的生母,而朱棣在中元节只祭祀了马皇后,足以说明两人关系。



此时朱标还活着,朱棣也不知道自己日后会靖难当皇帝,没有必要冒认母亲。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通过这史料记住了权近,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权近居然活到了现在,他还以为高丽覆灭后权近就去世了。



“爷爷在世时便说你是老实秀才,故此我才会接见你。”



坐在椅子上,朱高煦解释了接见权近的原因,随后对权近道:“合兰府,朝廷是不会退让的。”



“臣汗颜……”见朱高煦说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目的,权近十分汗颜,毕竟他也不觉得朝鲜拥有合兰府,只是身为臣子,君王既然吩咐,那他自然要前来。



现在被朱高煦回绝,那他也不好继续开口,只能把经济和政治的问题摆上台前。



“臣此次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