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39章 青藏驿道


官学学子过于年轻化,这个问题朱高煦暂时解决不了。



想要展开第二阶段的中学,起码还需要四年的时间,而他不可能让这批年轻的学子等四年。



因此,让他们去山东、辽东各地教导不满十岁的入学学子是最好的办法。



“是”见朱高煦这么吩咐,亦失哈将他的话记下,随后继续汇报。



“山东耕地五千七百余万亩,口数五百余二万,学子数大概三十六万,具体还在统计中,毕竟刚开学不久。”



“至于大宁耕地一百二十万余亩,口数算上发配的有十七万,但北边的漠东三卫仅有不到五万,挽马两万余,乘马五千,军马两千,学子两万余。”



“渤海的话就稍微富裕些,口数五十二万余,学子九万五千余,耕地……”



亦失哈汇报了朱高煦的基本盘情况,不得不说进步很大。



不过对此,朱高煦还是特别交代道:“辽东、渤海不能只专注农业,更重要的是工业和矿产、木料等作坊和工场。”



“孙铖肯定清楚,辽东每年开采了多少金银铜铁煤矿,又砍伐了多少木料,运送了多少柴出去。”



“我就拿去年辽东海路供给山东的三千多万斤柴,六百万斤煤、五十万斤铁锭来说,这两笔收入就为辽东创收四万余贯,扣除伐木场和煤矿工人的工钱,辽东净赚两万贯。”



“就这些东西,都是辽东和渤海随处可见的东西,要学会利用鸭绿江水运和辽河水运,把木柴和煤炭、铁料运出去。”



“除了这些,渤海可不可以组织下面的村庄去集体狩猎,狩猎毛皮给江南的达官显贵来赚钱?”



“以前我们能凭着这些赚钱,现在为什么不行?”



朱高煦手把手的教亦失哈搞钱,亦失哈也纷纷记下,准备让孙铖把这些事情都组织起来。



在朱高煦看来,东北是日后供应北京的粮仓不假,但东北也要成为大明的“工业”基地。



一味的靠土地吃饭,那等到小冰河期到来,东北遭遇三江洪涝的时候,恐怕连自给自足都困难,一旦后世皇帝还试图在东北盘剥,那到时候恐怕就是百万流民版的“后金入关”了。



让东北成为资源和手工业商品输出地,增加工人占比,这才是眼下的长久之道……



(本章完)
(5/5)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