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缺额才能补上。
朱高煦在辽东大兴官学的事情,可以说是在给整个现有的官僚体系上眼药。
一旦辽东数十万学子成材并涌入科举这个战场中,即便他们文采不佳,可几十万人总归能涌出不少干才,届时科举困难且不提,朱高煦搞那么多官学子弟究竟想要干嘛?
众人还没想到,却见马车已经停稳。
一时间,官员们纷纷下了马车,顺着西华门走进了外廷。
朱棣一马当先,拉着郑和向武英殿走去。
不多时,他便带着郑和与群臣走过三龙桥,而这里已经摆满了桌椅,左右也站着兵卒与伺候的宦官。
正三品以上官员走入武英殿内参宴,其余官员则是纷纷在武英殿外广场坐下,等待饭菜上桌。
宽阔的武英殿内摆了十余张桌椅,朱棣松开郑和的手,走上了武英殿正殿的金台,坐下后群臣纷纷唱礼入座。
朱高煦的位置在金台之下,距离杨展他们那一桌很近。
眼见群臣入座,朱棣这才开口道:“下东洋一事如此成功,因此在国宴开始前,朕准备宣布一件事,那就是从即日起开始筹备下西洋。”
他将想法说出,一时间殿内群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沉默半晌,随后才不情不愿的对着金台之上的朱棣作揖:“陛下圣明……”
“开宴!”见群臣勉强的模样,朱棣脸上笑意不减,同时命令王彦开宴。
很快酒菜上桌,明初的大庖厨与光禄寺做饭还算可以,倒不像晚明那样因为做的差而被人诟病。
羊肉炒、煎烂拖磼鹅、猪肉炒黄菜、胡椒醋鲜虾等一道道名菜被端上各桌,每桌入座八人,摆菜十二盘。
看着那满满一桌的饭菜,朱高煦算是知道宫城的开销为什么会那么大了。
朱棣喜欢赐宴,而宴席又不差,成本自然就上去了。
“殿下……”
宴席刚开始不久,郑和便在与朱棣敬酒后寻到了朱高煦。
此刻的朱高煦还在与刚刚前来敬酒的杨展、王瑄、徐增寿等人谈笑,见郑和走来便带着笑意看向他:“这件事做的不错,明年平定安南后,朝廷还需要你继续下西洋,我期待你的表现。”
他口中所说表现,无非就是带回多少金银货品罢了,这点郑和也知道,不过相比较这种事情,郑和更在意其它的事情。
“刚才奴婢与陛下敬酒,陛下说了在旧港、吕宋设置宣慰司的事情,因此奴婢前来询问殿下。”
郑和当着杨展等人的面开口,也就代表他并不把杨展等人当做外人,这让朱高煦很高兴。
“这件事情说起来复杂,你今日先好好喝酒吃肉,过两日我召西平侯他们一起来武英殿,我们好好说说这件事。”
“对了,我还让人为你做了南洋的沙盘,届时你好好看看……”
几杯酒下肚,朱高煦也显得有些兴奋,毕竟今日的故友太多,入南京以来,他很少参与这种热闹的宴席了。
“那奴婢就先去与其它舰队弟兄敬酒了。”
见朱高煦这么说,郑和也松了一口气。
这次下东洋他经历了几次风暴,如果不是朱高煦提供的地图够详细,恐怕舰队会遭遇不小的麻烦。
现在朱高煦说他已经准备了下南洋的沙盘,这也就代表他已经对南洋有过调查,倒是省去了郑和不少麻烦。
“去吧去吧,喝的尽兴些!”
朱高煦拍拍郑和肩膀,那力道让郑和龇牙咧嘴,却不得不挤出笑容:“奴婢告退……”
瞧着他那副模样,一旁的杨展与王瑄、崔均三人面面相觑。
对于朱高煦高兴上头时的力道,他们似乎深有体会。
《明太宗实录》:“十月,郑和下东洋而归,所获金银香料商货数百万之巨。”
《渤海纪事本末》:“元年十月壬寅,三宝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