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放在桌上,交代的同时,脑中也不断分析战局。
显然,眼下耿炳文军团在将领素质上,比历史上下降了太多,原因无非就是太多优秀将领被牵制在了西南。
历史上耿炳文应该是和顾成这种两次百人斩的猛将配搭,而顾成被朱棣俘虏后,虽然经过朱棣的劝说而投降,但他只负责守城,不负责进攻。
北平城之所以能抗住李景隆几十万大军的猛攻,这可不是不善军事的朱高炽能打出来的,而是顾成的功劳。
现在顾成不在耿炳文军中,北平没有了他,那还能守住吗?
朱高煦起身渡步,同时也对朱允炆北派的三支水师感到头痛。
就他从朝廷《邸报》和五军都督府《塘报》之中获得的消息来看,老朱在洪武二十九年后就没有让人下令造过战船。
在此之前造的战船,分别是两千料七十艘战船,以及一千五百料五十艘,还有两千料马船一百二十艘。
这些战船加上原本三支水师的战船,仅战船的吨位就超过了十五万吨。
如果将全世界的所有海军和水师拉在一起,恐怕都会遭遇明军这三支水师的碾压式打击,更别谈自己了。
自己要渡海登州,必须要提前拿下皇城诸岛,然后消灭这三支水师。
面对它们,没有水师将领的自己很难取胜,唯一能取胜的地方就是火炮。
只要有足够的舰炮,那他完全可以用十艘船打出明军一百艘船的火力。
明军战船的火炮配置自己了然于胸,他们却不了解自己火炮的威力和数量,这是自己能利用的优点。
想到这里,朱高煦坐回了位置上,又将思绪放到了陆地上。
对于耿炳文麾下军队,朱高煦为数不多担心的只有三支,一支是在京的上十六卫和听操豹韬卫和河州卫。
前者十六卫的子弟都是出自淮西,而淮西兵的强悍朱高煦深有体会。
别不说,他最开始北上吉林,率兵奇袭西阳哈的兵卒中,最为骁勇的便是傅让、林粟、孟章等淮西兵。
十六卫淮西子弟兵,数量有近九万人,这支精锐军团就是历史上朱棣南下时遭遇到的最强兵团。
燕军骑兵三次贯穿淮西兵团,结果淮西兵团硬是能重新结阵,把朱棣打得坠马剑折,如果不是朱高煦和张玉先后救他,恐怕朱棣就要泯然阵中了。
除了十六卫外,朱高煦次而忌惮的,便是在京听操的豹韬卫和河州卫精骑了。
那七千精骑的骁勇程度不下于六千渤海精骑,有他们在阵,加上合适的骑将,朱高煦就需要时刻警惕被突袭和切断粮道这两种可能。
这两部兵马,是大明最能打的兵团,其次便是朱高煦次而担心的西南兵团。
西南兵团并不全是西南高原山地出生的西南兵,更多是从江南迁往云南的江南兵。
他们可以打高原山地和热带雨林,也可以十营两淮水网,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朱高煦从情报中获得了一个致命消息。
“沐春……”
朱高煦低语这个名字,倍觉头疼。
同样是三代子弟,但沐春毫无疑问是三代子弟第一人,即便李景隆都无法取代他的位置。
历史上沐春在去年九月便病逝了,而眼下他还活得好好的,并且正值一个人的巅峰。
如果朱允炆让沐春接替耿炳文,朱高煦不确定自己能否击败沐春,因为他并不熟悉沐春,而沐春却可以通过五军都督府之前库存的渤海塘报来了解自己。
沐春的能力不用多说,他已经在现在的麓川之战中展现了带兵五万,并且能规划各支兵马穿插包围和歼灭,历史上能在云南打出这种效果的人,只有诸葛亮、傅友德和沐英三个人,算上他就是第四个。
当然,更重要的是,沐春和何福这群眼下的西南将领与麾下西南兵团,本质上都是江淮人,并不是从小就生长在西南山地环境下的人。
其中典型的,例如像王瑄的父亲王兆便是当初徐达北征兵团的一员,然后因为云南空虚而被老朱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