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02章 乱我家者
到了位置上。



哪怕他们来找朱元璋解惑,也会带着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免去了老朱不少麻烦。



自从他们知道朱高煦被禁足后,傅忠与傅让二人心底便焦虑了起来,尽管他们知道朱元璋不会把朱高煦怎么样,却还是止不住的为他担心。



不只是外部和内部有问题,就连他老朱家内部也有难以化解的矛盾。



他本以为可以凭借这一口端茶递水的功夫让皇帝记住自己,却不想皇帝什么都没说。



瞧着他那模样,朱元璋没有说什么,只是平静下来继续处理奏疏。



为了推广棉花,朱元璋还下令让减免种植棉花的农户税收,使得更多的农民开始种植棉花。



“好”朱元璋微微颌首,却又再次问道:“伱担心那卫所武官贪墨军屯籽粮,难道六部派去的人就不会贪墨粮食?”



“民间若有益种棉花者,率免其税,岁终具数以闻。”



“和那小子说的一样,我确实不是写兵书的那块料。”



因此当朱允炆赶回后,朱元璋便起身示意他为三个弟弟解惑,自己则是走出了武英殿,想透一口气。



坐在他一旁的傅忠从他口中听出了几分惆怅,不过眼下他的心思除了在朱高煦身上,还在另外几人身上。



想到这里,朱元璋叹了口气,也顿时觉得有几分口渴。



“我且问你……”朱元璋询问道:



只是在他们说话间,那原本还在书房里的傅友德却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他们身后。



不等傅忠、傅让开口,傅友德已经转身离去,只留下了那渐行渐远的背影给俩兄弟。



将贡表放在一旁,朱元璋看了一眼送来这本奏疏的太监:“那帖木儿送来的贡马和以前一样吗?”



比起他们,傅友德倒是老而持重,他没有丝毫慌乱,只是每日坐在书房里,将自己那所谓的润色再润色。



一想到那样的人最后得到禁足的下场,亦失哈心里就有几分难受。



对于地方上的卫所武官来说,他们可不管你是几品的文官,他们只知道他们是世袭罔替吃皇粮的军户,没有皇帝和五军都督府的吩咐,他们绝不可能拿出储备仓的一粒米给文官。



“我在地方上尚且留三成钱粮给府县使用,军粮怎能限制?”



凑巧,今日武英殿殿门的班值太监是亦失哈,他见状也跟了上去,以便随身伺候朱元璋。



由于蒙古人对地方不加治理,因此棉花虽然在宋末元初传入内地,但民间种植力度极小,直到朱元璋北定中原,这种御寒作物才得到大范围的推广。



当然,这些都不算是直属大明朝廷的粮仓,直属大明朝廷的粮仓分别是卫所的军户仓,以及卫所军户负责看管的储备仓,还有运河沿线的十四座水次仓。



倒是在他处理奏疏的时候,颖国公府内的傅家兄弟却急的直打转。



五十万斤棉花,这对上半年已经先后派发百万斤棉花给西北、山西的大明朝廷来说十分困难,可即便再怎么困难,朱元璋却也不能无动于衷。



“是啊……”傅忠也感叹着,脑中对于朱高煦身影愈发清晰。



“这……”朱允炆沉吟:“只是将军屯籽粮收回户部,让六部派人监管,粮食可以不调。”



这份奏疏是监察御史陈瑛所写,其中他写到了军屯籽粮都由卫所自行管理,很容易出现贪腐事情,所以建议将军屯籽粮交给户部统一管理。



它们虽然不如纯正的波斯马高大,但掺杂了河曲马的血脉后,耐力却能变强不少,极其适合用来作战。



并且由于明初气温较后世更低,北平辽东地区能种植棉花的地方极少,因此辽东、大宁等地奇缺棉花这类的御寒物资。



在朱高煦的叫嚷声中,林五六等人面面相觑。



“别忘了,武官贪墨粮食还有兵部和都察院可以监督,可一旦军屯籽粮归属六部,那六部与都察院一旦沆瀣一气,又有谁能告诉你军屯籽粮被贪墨亏空?”



他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