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545 ?明争暗斗
世家能传承千年的倚仗,就是他们能源源不断的培养人才,朝廷任用官员,只能从他们当中选。平民则没这个条件,所以只是世世代代被他们统治。



现在骆天明将学院开的满大汉都是,虽说还远远称不上普及,可也让识字的人多了上百倍。



有了这些人,朝廷就不再只能依靠世家的人才了,世家就没有优势了。



这是掘世家的根,世家岂能答应?



但他们尊崇的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他们总不能违背圣人的话,不让皇帝开书院吧?



反对是不能反对的,但他们可以想办法搞破坏。



他们当然不会去杀人放火什么的,那种手段太低级了。而且一旦让皇帝抓住把柄,那可是会要命的,弄不好整个家族都赔进去,所以坚决不能干。



他们的方法是,用各种方式贬低皇家学院的水平,让“皇家”两个字和“劣等”划上等号。



其实他们算不上贬低,因为皇家学院的水平确实不高。



教师大多都来自贫苦学子,他们要是真有本事,早就弄个官儿做了,至不济也能当个书佐什么的。在这个识字率极其低下的年代,读书人混口饭吃一点都不难。



可他们连书佐都混不上,可见他们的水平有多高了。



至于那些为了看书来当教师的世家子弟,则根本不把自己当成皇家学院的人,工作也极其敷衍,也就起不到提高教育水平的作用。



可是把“皇家”和“劣等”划等号,这就有些过分了。



于是骆天明又创办了一份报纸,用来起到喉舌的作用。



他在报纸上承认,皇家学院的教学水平确实不高,但皇帝办学院的目的,不是为了与其他人争胜,而是为了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上书。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虽然大多数都是败类,可还是有些心怀崇高理想的人的。



而且这些人当中,有不少才华横溢之辈。



或许越是有才的人,志向就越远大;而志向越远大,就越能从跟高的角度来看问题。



当他们从国家整体的角度来看问题时,就会发现骆天明的主张是对的,世家真的是王朝衰败的源头。



不管哪个年代,都不缺少为了崇高理想而抛家舍业的人。后世代表穷人的党派,也有不少出身资产阶级的少爷小姐加入,不就是为了让国家强盛起来的理想吗?



三国时代也如此,不少世家子弟在看了报纸之后,纷纷投入到骆天明的麾下。



这其中有不少青史留名的人物,如三人一条龙的华歆、邴原、管宁,如年纪还小的鬼才郭嘉,如历史上英年早逝的戏志才,如狠辣到用人肉当军粮的程昱等等。



这些人或是风尘仆仆的来洛阳投奔,或是加入当地的皇家学院,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不管以什么形势加入的,骆天明都热烈欢迎。



伟人说过,斗争,就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世家子弟背弃世家,加入帝党的阵营,双方一减一加,实力的对比一下子改善不少。



手中的人才多了,皇帝也很兴奋,在安排官位时,开始着力培养帝党成员。想尽办法将世家的人弄下去,给帝党的人腾出位置。



皇帝这么搞,立即吸引了大批投机取巧之辈。



只要加入帝党就能升官,当然让人趋之若鹜。



可是这个时候骆天明开始扫皇帝的兴了,对这些人严格甄别,凡是人品不行的,一律斥退。



他要将帝党打造成“清廉守正,为国为民”的形象,这样才能获得更多人支持。



若是让那些贪渎虐民之辈加入进来,才会让帝党被划为“劣等”。



皇帝虽然为此有些不高兴,但听了骆天明的分析之后,也认同了他的观点。



皇帝之前最信任的十常侍,没有一个不是贪鄙奸诈之辈。



不是皇帝眼光太差,而是他接触的人当中,除了世家大族出身的大臣们,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