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保税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区内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
明州保税区由海关实行特殊监管,保税区是当时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仓储物流三大主体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当年是中国大陆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活、政策最优惠的特殊经济区域之一。
李晓凡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东海之滨,明州的口岸经济地位迅速上升,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尘封的千年商埠重焕生机。
“在明州辟建保税区,可以考虑。可以进行研究,条件具备时,可以先行一步。”时任国务院一位领导的鼓励,为明州打开了一扇窗。1992年11月,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明州保税区应运而生。
当时的明州保税区是一个试验性的改革开放区域,肩负着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任。
刚起步时,年轻的管委会没有经验,凭着“一切为投资人服务,一切为纳税人服务”的一腔热血,一改其他保税区由政府组织建设的路子,实行政企分开,采用公司制管理体制,解决了融资问题。
1987年2月,国务院批复明州实行计划单列,第二年明州市的各专业外贸公司相继获得了宝贵的自营进出口权。当年明州市的外贸首度破亿美元,1993年破十亿美元,2002年破百亿美元,2013年外贸破千亿美元,呈现了爆发式增长!
当年这些国有的外贸公司光靠进出口权代理稳赚手续费就可以躺着过上非常舒服的日子。在这些国有外贸公司上班收入高、福利好,还有机会出国与洋人打交道,那个时候公务员还没那么吃香,当年想办法进入国有外贸公司某个职位才是最香的!
明州报税获批设立3年后的1995年,国有外贸企业转制拉开帷幕,明州保税区率先对民营外贸企业放开进出口经营权,靠“保税、免税、免证”的特殊优惠政策,很快集聚到一批企业,从事国际贸易成为当时的主流。
国有外贸企业转制改革,像明州保税区这样率先对民营外贸企业放开进出口经营权的举动打破了那些国有外贸公司的垄断,从此他们这些国有外贸公司的好日子一去不再复返,所以像吴秀梅这样后面分配进去的大学生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
保税区管委会为明州市政府派出机构,明州因为是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当年的保税区管委会是副厅级机构。
章伟业是李晓凡的初中同班同学,当年为数不多的考入大学的初中同学之一。章伟业的父亲当年是县里面的一个部门一把手,家里条件很不错。
去年章伟业大学毕业后,通过父亲运作,分配到的明州保税区管委会投资合作局工作。
这个投资合作局其实就是招商局,当初做“三定”方案时候,保税区管委会领导觉得叫“招商局”太直白、太功利了,就参考隔壁明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叫法,取名叫“投资合作局”,感觉高大上一些。
当年李晓凡的成绩要比章伟业要好,中考成绩完全可以进入明州市最好的重点中学。但当时舅妈身体不太好,去上海动了一个大手术,家里为此还负债了几千块钱,表妹也在上学,舅舅为了照顾舅妈诊所也暂时停业了,家里一下子变得困难起来。
当时懂事的李晓凡毅然选择了读中专来减少家里的负担,暑假的时候还和阿勇一起跑去明州市罐头食品厂打零工,帮家里赚钱。
“晓凡,你怎么突然过来了,快坐!”
章伟业给李晓凡泡了一杯茶后,问道:“不是听说你去新加坡打工了吗,怎么突然回国了?”
“我辞职了……”
“啊,辞职了?不是听说你们出去时候要缴纳一笔高昂的中介费,好好的怎么突然辞职了?”
“我辞职自己创业了,在新加坡搞了一家小的贸易公司。最近听说你们保税区这里设立国际贸易公司有优惠政策,所以过来你老同学这里打听一下……”
章伟业闻言后吃了一惊,赞叹道:“哦靠,你牛掰啊,刚去一年不到就辞职创业了,厉害!”
“说起到我们保税区设立国际贸易公司,那政策太优惠了,晓凡,你真是赶上好时候了!我们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率先对民营外贸企业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