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六百三十一章 家谱的作用
从来没有接触过祁国培一脉的人,和这位名义上的大侄子也是素不相识,不过,既然老爸召唤,祁景焘回到祁家花园,来不及更换工作服,直接朝着主院大客厅走去。



还在院外,祁景焘习惯性地扫描下主屋大客厅里面的情况,宽敞的大客厅里那叫一个烟雾缭绕,茶叶飘香,人头攒动,谈笑风生,祁官营老祁家各个支系有头有脸的家族主事人基本上都在。



在大客厅就坐的基本上都是上年岁的老祁家各支系当家男子,只不过,那个辈分实在是令祁景焘头痛万分,从祁景焘曾祖辈到侄孙辈的当家人都有,称得上是六代同堂,真不知进去之后该如何招呼这些老祁家当家人。



来的都是客,老祁家这么多当家人来自己家做聚会,自己家就是东道主。他回来晚了,等会儿进去后是按照辈分高低逐个招呼呢?还是按照年龄大小分别招呼,或者是按照其他什么来招呼?



祁景焘纠结着这个问题跨进客厅,还没等他想好说辞,坐在祁正明旁边的一位高瘦中年男子就已经起身,目光戳戳地盯着进来的祁景焘,笑容满面地大声招呼道:“景焘叔回来了,几年不见,景焘叔已经一表人才啦!”



祁景焘冲在座的祁家众人点头微笑,上前几步来到高瘦中年男子身前笑道:“您就是国培相公?什么时候回来的?”



“哈哈哈,离休后没那么忙,前几天就回来啦,住在我景福叔家!这几天在村子里走走转转,想不到咱们祁官营变化这么大,完全认不出来咯。”祁国培豪爽地大声感叹!



“这都是景宏二哥领导有方,咱们村才顺利完成旧村改造。”祁景焘初来乍到,他还不是当家人,严格说来是没资格参加这种家族事务的。他也不知道老爸叫自己过来的目的,发现祁景宏也在座,自然把话题抛给祁景宏。



“哈哈哈,景福大哥家五个儿子,有十四个成年孙子,这次可是大手笔,一下子就盖了十四套新屋。国培相公难得回老家一次,要多住一段时间,顺便帮我们村委会把把脉,提提意见和建议。”祁景宏适时接过话茬,继续他们的话题。



这么多家族当家人在场,辈分不高不低,年龄又是最小的祁景焘知道自己不是主角。既然老爸把自己叫来,就充当服务员好了。给大家散发香烟,添加茶水之后,自觉地找个不太显眼地方入座,倾听他们的谈话内容。



今天谈话的主题思想没超出祁景焘的意料,老祁家打算修缮祠堂,重新修订家谱。



破四旧那些年,祁家祠堂被破坏的非常严重,最可惜的是供奉在祠堂里面的祁氏家谱也被付之一炬。后来,老祁家长房一脉虽然出面重新抄录整理出一份家谱,却不完整,也不具备权威性。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祁官营老祁家各个支系子孙取名开始自行其是,生活在村子里这些祁家人虽然都按照辈分取名,可是,常用的汉子就那么多,听上去朗朗上口的好名也就那么多,老祁家出现大量同名同姓之人。



这种情况也正常,看看人家老孔家,全国孔姓统一字辈排序,这个世界上同名同姓的孔家人多了去了。特别是常用那些个字,全国上下同名同姓者何止千人、万人?



据祁氏家谱介绍,祁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5位。祁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五位的姓氏,人口约一百二十八万余。祁姓历史虽然悠久,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也不过是一个小众姓氏而已,同名同姓现象还不是那么严重。



不过,在祁官营,老祁家就是绝对大姓。近三千祁姓族人生活在同一个村子里,同名同姓就麻烦多了,往往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还是需要规范一下嘀。



这个时候,家族祠堂的权威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以前,家族添丁进口,给孩子取名的时候都要在祠堂家谱上进行登记,或者直接在家谱上选取一个已经预定的名字就行。



有一份完整的家谱,至少,祁官营老祁家40岁以上的男丁就没有同名之人。同名之人主要产生在40岁以下这些年轻人里头,那就是家谱被烧毁之后。



比如说祁景焘,也许是大家觉得祁景焘这个名字好,老祁家现在居然出现六个祁景焘(涛,洮,韬,弢、梼)。



那些族人没直接采用“焘”字给自家景字辈男丁命名,也是因为这个祁景焘太出名,在村子里的威望太高。不过,中国文字魅力无穷,族人也都是聪明人,谐音字采用的不少,也算是沾了“祁景焘”的光。



自从祁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