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说完静静的站在讲台上的秦汉,孙平会心中点了点头,医学与哲学!说的好,哲学蕴含万物之理,而中医正是利用万物之理治病救人。
知道中医里蕴含哲学的事情的人不在少说,但是能够将医学和哲学讲出来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孙平会相信,这批学生在听完今天的这堂课后,一定会对学医有一个新的认识,无论是行医的理念还是学习的方法。
想来秦汉的医道境界应该是又提升了,不知道达到了医皇境界没有!
“我们的五脏六腑相对于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的,人体阴阳平衡就健康,阴阳失调就要出毛病了。”
“这种阴阳理论,实际上就是利用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规律来判断和分析人的生理状况、病理状况,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秦汉看到对方的态度转变了很多,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这时秦汉看到下面的一个女同学举起手,点了点头,示意她提问。
“老师,这些理论在很多人看来很玄乎,是说不清楚的。比如说,中医里面所谓的经络,实际上找不到。而中医现在被很多人不认可,就是因为有很多地方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
这名女同学一脸认真的说道,“我不是质疑我们的中医,而是对这个问题有些苦恼!”
秦汉也知道,类似这些问题这些学生甚至是老教授们在理论上都证实不了。
随即,点了点头,淡淡一笑,接着说道:
“其实可以说的清楚。”
“比如按照阴阳五行的学说,肝属于什么,胃属于什么,好像似乎没有什么根据,这是因为你没有以生命解剖作为基础。”
“所以我提出一个观点,即内观解剖。内观,是我国的佛教用语,用于静观内部的五脏六腑和气血的关系。”
“为什么说经络找不到呢?经络就是气血的流动,只有在人身上才能体现到,在尸体上不可能找到。这就是我们自己的生命科学,它早就有自己的一套科学理论。”
“中医是尽量地调动人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而不是靠外力如服药和开刀来解决问题。现在西方兴起很多顺势疗法和自然疗法,基本上都是采用中医的理念,如尽量不用药而是用理疗的办法如推拿、按摩和针灸等,要尽量找到病因而非停留在病的表面症状。”
当秦汉说完之后,下边又是一阵沉寂。秦汉也给了他们一点时间去思考。
回头看了一眼孙平会发,发现孙平会正对着自己竖起了一个大拇指,白了一眼孙平会,秦汉转过头看着眼前的这名女学生。
女学生的脸上浮现一阵思索的表情,良久才说道:“刚才老师的话受教了。”
秦汉示意女学生坐下,女学生刚坐下,又有一名学生举手站了起来。
“秦医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您帮忙解答,有句话叫“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个怎么理解?”
秦汉脸上浮现出一抹赞赏的神情,这名学生问的这个问题显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深度,证明这个学生平时对医学书籍的阅读量肯定是有一定积累的。
随即秦汉笑着说道:“中医,为什么叫中医呢?”
“现代人的体会它是因为是华夏民族的医术而得的名字,当然我不反对。但是你们应该去从根本上去了解它!这位同学说的话是《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里面的话,其经方这一部分中提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中医不是来治病的,是来养生、治人的,第一是治人,第二是治病。清代的钱大钊也提到,‘不服药为中医’。”
“这里讲的“中医”都不是现在意义上的中医,而是华夏传统意义上中医的概念,是上医、中医、下医中的一个“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
“这个中医就是中道,就是保持中庸平和的状态。我们养生也是求一个中道,就是中正平和。”
秦汉深感这些学中医的学生的状态,很多知识知道的不少,但是因为教育的原因,让他们真正能懂得医理的却很少,现在秦汉就好像在给他们增加地基的坚实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