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就是一套组合拳。
这打出去的效果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了,很大程度上,因为彼此联系复合,导致了执行到最后的效果就是一加一大于二。
要不然这苏州的那些士绅怎么就要暗中煽动百姓闹出民变。
不就是朝廷在苏州推行的那些政策都是捆绑在一起的,单一的个人,根本无法与朝廷抗衡,你只要执行其中一个政策,旁的政策你也必须同意。
这压根就没有留给你选择的余地。
此外,老朱发现朱标这个建议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统一。
要知道现如今大明有着不少的将军,而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老朱自是将领兵的权力都下放给了他们。
结果就导致了这些将军什么样,这带出来的兵也就什么样。
就比如说常遇春擅突击,这麾下的兵,一个个都是个中好手,作为突击队来用,那是好用,一个打十个,那都是小菜一碟儿。
在比如说当初朱文正麾下的那支军队,守城就强的一批,真就是立在这里,只要我不死,你都别想前进一步的那种。
而老朱麾下有多少将军,不多说,百十来个总是有的。
而这么多的将领,就意味着老朱麾下可能有百十来种不同性格的兵,这就大大的提升了统帅驾驭的难度了。
对军队各个的性子不熟,这打仗的时候,就很容易麻爪。
比如说让善于突击的常遇春所部去干守城的事情,又或者让善于守城的军队去突击……
此外,还是军队彼此协同配合,这都算是不小的问题。
当然,目前来说,这些问题并未暴露出来,在徐达,常遇春,冯胜这等名将的操控下,因为熟知自己麾下将领的能耐,大明军队这种多样性,反倒是发挥出不俗的威力。
可后继的将领未必就有这样的本事啊!
而统一之后,也许在单一的水准上,会不如现在的大明军队,可是,整体的综合素质提升上来了,只要保证大明的军队的各项指标都在平均线上,就已经算是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朱标也许想不到这样的问题,不是别的,主要是对军队接触的少。可老朱不一样啊,老朱对于军事在当世敢说第一,就没人敢说第二。
即便徐达,常遇春在这儿,也是如此。
不管是论军事能力,还是政治手段,老朱就是当世第一,无可争议。
见老朱表示赞同,朱标当即又从怀中拿出一份奏章,交给老朱。
老朱心中一奇,一边打开看着,一边问道:“这是什么?”
“爹,此番我去苏州,和吴叔探讨过军中的一些事情,因此军中士卒的去留存用,我大概听说了一些,因此拟定了一个标准,请爹你来斧正。”
老朱听着,也是细看起来,不住的点头。
的确,从字里行间,老朱就感受到的确有几分吴良的味道在里面。的确和平日里吴良统兵的性格十分相近。
朱标则是心中了然,这样一份东西,他拿出来,那是不大行的。
不是别的,军队,是国之重任,自己在这方面,绝没有老朱老辣,目光也没有老朱长远。
此外,在军队上,老朱定然是一言而断的,自己根本插不上话儿。
除非哪天等老朱挂了,或许这军中的将领才会选择听自己的,在此之前,没这个可能。
还有,就是军事上面的改革,尤其是人员的去留存用,都是大事,必须是由老朱来敲定的。
除此以外,谁说话都不好使。
故而,朱标如果想自己写的东西能够发挥一丝丝的效用,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给老朱,让老朱来选择。
所幸的是,老朱和其他帝王不同,对他这个太子没有提防之心。
导致了朱标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完全没有太多的限制,这是一个好事。
若不然,朱标还得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