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化妆师的一番收拾,换上了二战美军军服的白奎因,显得颇为英武。
都说气质是形象的灵魂,经过了军姿训练的白奎因,从走出化妆室那刻起,就开始带入角色了。
配合沉稳的脚步和淋漓的眼神,白奎因周身都在散发着军人强悍的气息。
算起来,白奎因的表演技巧是兰迪教的。
而兰迪的表演方式则是早期摔角手中非常流行的角色代入法,具体实施类似体验派表演。
通过事前的研究和训练,再脑海中具象出扮演人物的经历、性格、习惯、爱好和人际关系,把自己完全代入到剧本的场景,真正地融入角色之中,彻底打破四次元的壁垒,将虚幻带入现实,进入表演的时候,他不再是白奎因,不再用白奎因的身份去思考,而是变成了需要扮演的角色。
摔角擂台就像是话剧擂台,没有准备情绪的时间,没有ng的机会,如果不用这种方式表演,很容易形成角色的割裂,让观众出戏。
但这种表演方式,也很容易让摔角手的精神受到影响,特别是扮演反派角色的摔角手,暴躁、易怒是常见的副作用。
摔角擂台上的shoot事件,有时候就是选手入戏过深造成的。
角色代入法和真正的体验派表演方式的差别就在于,入戏的时候设定的人物都是摔角形象,人物设定相比真正的戏剧角色更为扁平化,也可以说是“漫画化”,人物浅白直接。
白奎因没有学习过真正的体验派表演方式,也从未演绎过比较复杂的角色,他的两部电影中的角色,都算是比较好演的,即便遇到了一些困难,也能通过回忆记忆碎片中的原片提示自己。
《邦妮与弗雷克》之中的弗雷克,比较难表现的是对邦妮的那种相依为命的爱,结果因为和莎拉之间的点点情愫,让白奎因成功演绎出来了。
《恶人传》之中的警察比弗雷克还好演,电影开场时警察是什么性格,到了结尾依然还是一样的,甚至连完整的人物弧都没有。
现在再看《拯救大兵瑞恩》中的“一等兵理查德·莱本”,尽管戏份不多,但人物还算饱满。
海滩登陆时,莱本勇敢无畏,率先冲过德军的机枪火网;营救队伍出现牺牲时,莱本也曾质疑,是不是值得用七个人的性命,去救一个还不知道是否活着的瑞恩;最后的战斗中,莱本自告奋勇端掉了防空机关炮,掩护大家退往桥头最后的防线。
一开始,他只是打算花两个月时间,和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导演,以及汤姆汉克斯这样的顶尖演员合作一次,近距离看看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电影方面的记忆碎片迟迟不再出现,这让白奎因开始担心以后还是否会有“福利”可拿,因此他更迫切地需要拓展人脉,学习前辈经验,以便能在没有记忆碎片支持的情况下,在这一行继续攀登下去。
但后来,由于没有记忆碎片的参考,角色很难代入,白奎因只能使用笨办法来解决,抠剧本!
随着对剧本的研读和对角色的推演,白奎因在不知不觉,已经走向了正统的体验派表演方式。
开始被《拯救大兵瑞恩》的剧情和人物的命运影响,如果给他机会参与到这部电影中,他的表演水平也将获得锻炼,得到提升。
所以,这次试镜其实对白奎因的演员事业非常重要。
为了能够更容易进入角色,完成化妆后,白奎因便开始将自己代入角色。
进入等待室,满屋子的全是身着卡其色二战美军军服的演员,开起来就像是进入了五十年前的美军军营。
等待室门口有一排枪架,上面摆着的都是二战时期美军常用的武器:1911手枪、1卡宾枪、1918a2勃朗宁自动步枪、加兰德1半自动步枪、汤姆逊冲锋枪、1919机枪、春田1903a4栓动式狙击步枪,甚至连巴祖卡火箭筒都有。
每一个前去试镜的演员都要根据试镜的角色先去领一件武器和一顶老式1头盔,打扮妥当才进入隔壁的试镜室。
白奎因扫视房间,很快就发现了熟人,马特达蒙。
这家伙虽然得到了斯皮尔伯格的青睐,但试镜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今天应该是从《造雨人》剧组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