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谈生意经
韩莉亲自带着夏清三人去报名,如此一来,速度就快多了。不到十一点,不但把钱交了,找到了班级,提前把班主任也认识了。
第二天就要上学了。
提前,卢秋菊已经给三个孩子买了书包,和学习用品。本来,夏清和秀清,一个是初中生,一个是四年级学生,以前的书包和文具盒都还可以讲究,可是,卢秋菊怕来了城里后,一应的用具比城里的孩子差太多的话,会被人瞧不起。
卢秋菊穷了那么多年,算是体会到了人情冷暖。现在三个孩子的学费都不用家里出,她怎么还忍心让孩子们用那么差的书包呢?
虽然买书包和文具的时候,那一件件贵得吓人,卢秋菊却还是咬牙买下来了。
家里还有钱,店子里得收益还不错,养活着三个孩子,完全没有问题,为什么还要让孩子们和以前一样,遭人冷眼呢?
隔了一天,就是九月一日,上学的日子,夏崇平和卢秋菊一起送孩子们去上学。学校门口,看到有的家长开了小车来送孩子,家长们穿戴也都很齐整,一看就是有钱人的模样,夏崇平和卢秋菊更是觉得,要在这城市里扎下根来,他们需要更加努力才是。
不过,他们也看到了希望,最起码现在一切都很顺利,有房子,有产业,孩子们也都很乖巧,比起这世上百分九十九点九的家庭,他们实在是太幸福了。
夫妻二人回到盛夏杂货铺,正好遇到了来买酒的人。
杨勤以前在周折冲的店子里买酒,他店子里总是断货不说,而且还贵,有时候涨价涨到一两百一斤。几天功夫,杨勤听说这边又开了一家盛夏酒行,价格也挺公道,一百二十块钱一斤,和原先周折冲卖的价格差不多,他就坐公交车绕了半个江城过来了。
杨勤打了两斤酒,一天二两,够他喝十天了。买完酒,也不急着回去,杨勤便在店子里歇会儿脚,和夏崇平聊天。
“老板是从外地来的吧?”
黄石乡和江城相距一两百里地,直线距离就更短了,口音差别还是很大。
“是啊,才搬过来没多长时间。”夏崇平也是个喜欢聊天的人,搬了把椅子和杨勤面对面坐着,想着要在这里扎根的第一步,自然是多了解这里的乡土人情。
“我以前是在一个姓周的老板那里买酒,也不知道你们两家的酒是不是从一家买的。”
“当然是的,周老板的酒就是从我们这里进的货。”卢秋菊沏了一杯茶端过来给杨勤,“您尝一下我们这里的茶,保证您喝了酒放心了。”
客人进门,上一杯茶,也是最基本的礼数。不过,现在很多店已经不提供这种服务了,就怕有人为了喝杯茶进来看货,结果又不买。
夏崇平和卢秋菊两人都是从乡下来的,曾经的他们连市里面都不去,陡然搬到江城这样的大城市,还真是没有什么底气。
这茶叶是夏家春天的时候,从西湖买来的龙井,在阵法中蕴养了小半年了,灵气充沛,被热水一冲,一股清香迎面扑来,让人神清气爽。
杨勤喝这灵酒喝了也有一两年了,花了不少钱,天长日久,以前被医院判了死刑的那些慢性病,慢慢地回复了,他对这灵气实在是太熟悉了,只觉得这灵茶里头的灵气,比酒中蕴藏的要浓郁多了。
杨勤一下子就相信,灵酒就是从盛夏杂货铺进的货,这家盛夏杂货铺还真是不简单啊!杨勤也起了结交之心,小口小口地啜饮着,明明是热茶,可是喝下去,一股特别的温凉涌遍全身,浑身的毛孔都打开了,好似泡在温泉中,筋骨舒畅,如饮琼浆。
“夏老板,您这茶是真好啊,卖不卖?”
“卖是卖啊,不过,价格有点贵。”夏崇平腼腆地笑着,他家里的货,不管是茶叶,酒,还是药材,都是夏清定价,他一个穷惯了的人,乍然卖奢侈品,自己都要被自己吓死。
“多少?”杨勤是个有钱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他靠摆小摊位挣了第一桶金,又在房地产上挣了一笔钱,靠祖上传下来的热干面手艺在江城开了好几个连锁店,日进斗金。
要不然,谁喝得起夏家的酒?能喝得起的,谁家里没几个钱?
“这个,一两一百五。”夏崇平都有点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