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团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他们反对改变和做任何实际的事情。
因为变化就会导致自己的利益受损,做事情就会触及其他人的利益就会产生矛盾,矛盾有了冲突就不远了。
而有了具体要负责的事务和职位,再搭配绩效评价和业务考核,他们就不再是坐享其成高高在上的贵族;什么作为都没有,哪怕民众不说话其他议员也是不会接受的。
“…除了具体工作,我建议还应明确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白鲸港的议员,确定每一位议员的身份,权利和义务。”
第三步,明确地位。
这实际上是第二步的延伸,目的也很简单,彻底咬死所有人有什么权利,有哪些责任,想成为议员又有什么要求和前提,把它变成明文规定的制度。
模糊不清的才是权力,才有随心所欲把控的空间,才有令人敬畏和恐惧的力量;一旦被明确说清楚了,提出来了,失去了台面下操作的空间,就会立刻失去它原本的威力。
就像哈罗德的“议长”身份,现在的他几乎是整个白鲸港议会的“领主”,是所有议员名义上的领袖;可如果这个头衔变成一个职位,有了明确的权责关系,就等同于跌落到和其他人相同的水准上,不再像过去那样特别。
甚至…还会给其他人一种“我也能当议长”的错觉。
这种“不臣之心”只要出现,就永远不会消失,将哈罗德靠习惯和外部威胁为自己塑造出来的地位,彻底碾碎。
按照安森的设计(其实是克洛维枢密院的设计,而且都是小书记官负责起草的——不过这个不是重点),“完全体”的白鲸港议会大概是个立法加行政机构,处理殖民地的日常事务。
风暴师不介入殖民地具体的管理工作,只负责维持日常治安和提供一部分公共服务,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仲裁;
这样就能通过议会间接的统治殖民地,避免了承担责任,万一出事也只需要让议会负责背黑锅就行了。
当然,抛出一小部分故意挖的坑——最多不超过百分之十——本质上安森还是想让白鲸港议会这个什么也做不成的自治机构,真正的为殖民地负起责任来,为此甚至愿意做出巨大的让步。
以自己放弃追究刺杀事件为代价,要求白鲸港议会接受自己的重组方案。
并且这件事好就好在其实议员们根本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因为他们仍然保留了议员的头衔,而重组的本质是将哈罗德议长过去的权力,变成明确的头衔和职务,分享给整个议会。
议员们得到了过去他们未曾拥有,或者拥有过但并没有得到白纸黑字保障的权力,安森则可以利用分化的议会间接控制整个殖民地,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总督。
只有哈罗德议长一个人受伤的世界,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被安森前面的言论迷惑,抓不住所谓安森“重组”议会的本质——拉拢议会,架空哈罗德议长。
比如某位议长自己。
主席台上的哈罗德用颤抖的双臂支撑着身体,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他当然看得清安森·巴赫在玩什么把戏,但这一次如果自己不同意,对抗的就不再只是身为外来者的守备军团和卢恩家族…还有整个议会,甚至是整个白鲸港。
但这并不意味着哈罗德就要彻底束手就擒…他先是瞥了一眼梅森递给自己的文件,无视了对方那意味深长的目光,扭头对安森轻笑道:
“这么多的内容,一时半会儿很难全部看完;即便能,想要做出这么重大的改革也需要时间,否则突如其来的变化很难让大家立刻适应。”
“因此我提议,将整个重组方针分几次推行,每次执行一部分,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彻底完成整个改革;首先就可以从确定议员身份选拔的标准开始……”
“这绝对不行!”
不等他说完,一旁的梅森·威兹勒便迫不及待的大声抢断道。
议员们的眼神整齐划一的望向主席台上针锋相对的二人。
“这份重组计划不仅仅是对白鲸港议会的改革,更是给安森·巴赫司令,给全体白鲸港民众的一个交代!”梅森咬牙